确认合同无效是有时效规定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确认合同无效是有时效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合同一方当事人请求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确认合同无效是有时效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合同一方当事人请求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没有规定。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没有诉讼时效规定,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利,只有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国家公共权力对民事行为的干预,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合同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对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请求应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有规定吗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没有规定。当事人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没有诉讼时效规定,合同当事人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利,只有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效力的认定本质上是国家公共权力对民事行为的干预,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简单的时间
2022.04.14 287 -
合同确认无效的时间规定
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的行使,不需要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或者给付,通过权利人的单方主张后由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即可实现。但是因合同无效产生的返还财产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期限为3年。根据2021年1月1
2021.01.23 386 -
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有规定吗
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没有规定。当事人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没有诉讼时效规定,合同当事人不享有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定权利,只有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效力的认定本质上是国家公共权力对民事行为的干预,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简单的
2022.04.14 539
-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仍应遵循此规定,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过判决或仲裁机构通过裁决确认,一方在起诉时合同效力并不确定,一方或双方也无权自行确定。因此当事人只能按照
2022-08-11 15,340 -
确认无效合同的时效是什么
关于确认无效合同的时效第一种情形其提起诉讼或仲裁是依有效合同进行的,这时提起的诉讼或仲裁不涉及无效合同确认的诉讼时效起算问题。对于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有人主张从订立合同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为两年
2022-08-16 15,340 -
确认约定的合同无效诉讼时效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的计算: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
2022-06-11 15,340 -
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民事案件的诉讼有效期一般都是两年,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因此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一般来说也是两年。也有些特殊情况会有所区别。
2022-07-22 15,340
-
01:31
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确认合同无效的条件 要确认合同无效,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一经订立就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具体包括以下的条件:1、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对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相对的缔约能力。2、双方当事人的意
1,490 2022.04.17 -
00:53
合同无效如何确认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1,727 2023.01.04 -
00:51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32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