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通过网络发布的发行信息,即将要约是否一律作为构成要约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证券公司、发行人、交易所以及证券监管机构也已经开始将互联网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利用互联网开展自己的业务或者履行自己的职能。传统的证券法对于什么是要约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发行人通过网络发布的发行信息是否构成要约,现在在各个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分歧。有的国家认为,如果发布的信息比较详细,那么这就构成要约,或者说构成发行;有的国家则不管要约内容如何,只要是针对本国居民的,那么就构成要约。对于什么是针对本国居民,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只要本国居民能够看到这些信息,那么就是要约,就是发行有的认为必须明确注明针对本国居民的才构成要约。我国法律没有相关规定,我认为只要能构成要约条件,可以认定为要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网络冒充他人发布信息
网络侵权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据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2021.02.14 642 -
-
网络倒卖信息罪哪些行为构成
网络倒卖他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01.20 124
-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虚假恐怖疫情信息的,是否构成利用信息网络造谣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
2022-03-03 15,340 -
发布虚假信息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吗?
发布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3-25 15,340 -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转发,散发虚假事实的名誉信息构成诽谤罪定罪?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
2022-05-04 15,340 -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转发、散发虚假事实的名誉信息构成诽谤罪定罪吗?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
2022-05-03 15,340
-
01:00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
4,598 2022.04.17 -
01:10
发包人违约的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发包人违约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具体的承担方式如下: 1、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在
1,957 2022.04.15 -
01:30
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1、应当有具备合同主体资格的要约人与受要约人。要约人是发出要约的当事人,受要约人是接受要约的当事人。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应当均具备缔约能力。2、明确、具体的要约内容。要约内容应当包括拟缔结的合同的主要条款,否则只能构成要约邀
2,3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