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离职之后,以种种理由扣除之前所欠下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是违法的,如果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对于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其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职之后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仲裁。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且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有效途径,一般都可以最后得到解决。劳动争议仲裁由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
如果员工按照用人单位的离职流程依法办理离职的,老板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自离的,劳动者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员工离职之后多久企业可以在支付工资
法律没有规定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予结清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实践中一般离职后最晚一个月内支付工资。
2020.05.01 139 -
税前工资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还是之后?
税前工资是扣掉五险一金后的 税前工资有收入总和-(社保+公积金)。 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前工资≠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
2020.10.14 3,841 -
各种理由拖欠工资
1、拖欠工资的,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你公司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留下你的基本资料.然后去你公司调查了解,事情属实他们会出面调解,并警告你公司的行为已违反劳动法,遇到
2021.01.14 209
-
离职后公司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克扣薪资(包括绩效工资、补贴、加班工资等)的行为是违法的,您可以: 【1】与公司进行协商; 【2】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在收到仲裁结果之日起15日内到
2022-03-20 15,340 -
离职后??老板以各种理由扣我工资
如果员工按照用人单位的离职流程依法办理离职的,老板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如果
2022-09-10 15,340 -
企业以各种理由逼员工离职
公司采取整人的方式逼劳动者离职,劳动者主动与公司协商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公
2022-04-02 15,340 -
辞职后老板以各种理由扣工资!
如果员工按照用人单位的离职流程依法办理离职的,老板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
2022-04-04 15,340
-
01:43
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怎么办
实践中,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最好是采取以下措施:找老板协商。为节省时间跟精力,建议可以先试试直接找老板协商处理。找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找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工被找借口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
1,153 2022.05.11 -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67 2022.04.17 -
01:23
老板找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怎么办
老板工资拖欠的处理方法:首先劳动者可以先跟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然后劳动者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最后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
2,40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