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约欺诈是指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欺诈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方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而仍为之。欺诈的故意既包括欺诈人有使自己因此获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获得利益而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失。 2、要有欺诈另一方的行为。所谓欺诈行为,是指欺诈方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欺诈行为既可是积极的行为,也可是消极的行为。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可分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欺诈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欺诈。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就是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指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3、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由于受欺诈的如果。只有当欺诈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而他人由于此错误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而与之签订了合同,才能构成受欺诈的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行为,则是由于他人的欺诈行为陷于错误,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
借款欺诈是指什么
借款欺诈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借款的形式骗取公私财产的欺诈方式。这种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分子通常以民间借贷为面纱实施,多发于亲友熟人之间,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严格审查,防止
2022.04.17 793 -
电信欺诈是指什么
电信欺诈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编造虚假信息、设置欺诈、远程、非接触欺诈、诱导受害者付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伪造各种合法外套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诈的目的,如冒充公安法、商业公司制造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各机构工
2022.01.26 1,159 -
民事欺诈是指什么
民事欺诈主要是指行为人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夸大履行能力等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当事人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
2020.10.10 270
-
订约欺诈指什么
订约欺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订约
2022-05-14 15,340 -
欺诈和胁迫是指什么
欺诈,是行为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是指以给对方或亲友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
2022-06-27 15,340 -
欺诈行为指的是什么
以下是对于欺诈行为的解释,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2022-06-18 15,340 -
所谓的民事欺诈,是指什么
1、什么是民事欺诈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事欺诈的有以下构成要件:(1)一方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隐瞒虚假情况或不告知对方情况是一方故意所为,故
2022-05-06 15,340
-
01:20
什么是欺诈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255 2022.04.15 -
00:54
什么是指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1,665 2022.04.15 -
01:03
合同欺诈怎么样起诉遇到合同欺诈的情形,如果想起诉的话,是可以起诉的。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对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定的内容,合同当事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1,1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