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贷合同无效的有以下情形: 1、张三的信贷资质好,能够从银行贷到低利率的钱,但是李四信贷资质差,从银行贷不到钱,但是李四又急缺钱。那么李四就跟张三商量好,让张三先从银行借到钱,然后再以高于银行的利率借给李四。这种行为不允许; 2、a企业从b企业借到了钱,然后以更高的利息借给c企业,或者a企业从自己的员工那里借钱,然后再以更高的利息借给c企业。这样也不行; 3、出借人明明知道借款人的钱是用于非法用途,但是还借给借款人的,也不允许;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被允许,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了真实借贷,当债务人拒绝还款时,此借贷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债权人不要因所谓的高回报损利失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符合下列条件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约定的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
-
民间借贷合同规定无效情形有哪些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2,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4,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
2020.07.03 200 -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签订的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的情形。
2021.02.08 272 -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情形有什么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借款人或者贷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借贷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或者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等。
2021.03.18 123
-
民法典规定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实践中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借贷合同无效: (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非法集资。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借
2023-06-29 15,340 -
民法典规定五种情形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
2023-07-09 15,340 -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023-04-25 15,340 -
民法典规定的无效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民法典》规定的无效合同的情形分别有以下几种: 1、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
2022-06-26 15,340
-
01:04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虚假的;第二,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其签订合同的行为超出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水平,且没有经过其法
7,444 2022.04.17 -
01:08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如果借款合同存在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借款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 第一,出借人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并且借款人事先知情或者应当知情。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来源于自己合法收入,禁止
1,733 2022.04.15 -
01:23
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合同无效,指的是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的条件,从而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的效力。 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包含以下几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规定的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且在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规定,
1,9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