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购物时,被店员误导误导误伤,消费者该怎么维权,有什么办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开超市,收差钱了,对方要求赔钱。【2】对方是指顾客,还是老板?是少收钱了,还是多收钱了?【3】如果是收顾客钱多收了,顾客找来,利所当然把多收的钱退给顾客。超市自愿多给些钱作为补偿,法律不禁止。如果超市不愿意多赔钱,也没有写上对顾客额外承诺,可以不多给钱。和风细雨地给顾客道歉是必须的。顾客就是再有恶语,超市工作人员不要反击。超市遵循和气生财准则。如果对方有武力行为,可以报警。【4】如果是营业员少收钱了,是营业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营业员应该赔钱。金额较大的,每个月扣工资,不超过工资20%,营业员每月发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的,购买者可以要求三倍商品价格的经济补偿。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
消费者误导消费怎么办
经营者误导消费者消费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
2020.11.24 314 -
商家误导消费者怎么办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即通过与经营者协商,把所购买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务退换、维修或作适当补偿,从而平息争议。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保存好所购商品包装盒、说明书等,尽量使之完整无损 (2)要携带好商品的发票以作为购物
2020.06.04 1,086 -
误导消费者的法律
误导消费者的法律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
2020.07.29 399
-
误导消费怎么维权
消费者维权方法: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购买前了解商品属性。对于商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原材料
2022-08-29 15,340 -
消费者被误导消费怎么办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的,购买者可以要求三倍商品价格的经济补偿。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
2022-05-26 15,340 -
消费者误导消费该怎么办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的,购买者可以要求三倍商品价格的经济补偿。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
2022-07-10 15,340 -
广告误导消费者怎么办?
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
2022-08-07 15,340
-
01:05
合同有误怎么办
合同有误的处理方式如下: 1、在原合同上备注,修改错误的条款,补上正确的条款,在修改处双方签字盖章即可; 2、签订合同副本,在合同副本上加以更正和解释; 3、重新签订一份新的合同,并且附上声明原合同自新合同生效起失效。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意
5,312 2022.08.03 -
00:47
工伤期间误工费怎么算
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工伤期间误工费的计算标准具体为: 1、职工发生工伤,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相当于误工费; 2、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3、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
2,395 2022.11.21 -
00:54
工伤十级误工费怎么算
误工费又叫做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方式是:从伤残鉴定结论出具之日到事故发生之日期的天数,乘本人日工资(月工资除于21.75)。一般来说,误工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超过24个月
1,93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