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数罪并罚适用缓刑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有: 1、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那么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所以数罪并罚是否可以判缓刑,关键看最后的确定刑期是多少,如果在3年以下,同时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可以适用缓刑。
-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都有什么
数罪并罚适用缓刑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7.01 84 -
数罪并罚刑罚的情形都有哪些?
(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对被组织人、被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刑法第318条)。 (2)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
2020.06.27 145 -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数罪并罚可以判缓刑的情形有: 1、当事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当事人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6.20 136
-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那么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2023-01-23 15,340 -
数罪并罚能缓刑的情形都有哪些?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有: 1、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3-02-13 15,340 -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都有什么
数罪并罚适用缓刑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3-01-17 15,340 -
数罪并罚可以缓刑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数罪并罚可以判缓刑的情形有: 1、当事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当事人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2-11-05 15,340
-
01:19
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是非常多的,缉毒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组织包庇他人涉及走私、贩毒、制造毒品、向未成年售卖毒品等行为,会被从重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领导他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从重处罚;刑讯逼供或者使用不正当手法逼迫他人提供违背事实的证据
3,512 2022.04.15 -
01:12
什么情况下实施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制度是指对于一人在一定期限内犯有的数罪,在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并罚原则和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最终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适用数罪并罚制度的情形包括: 1、判决宣告前实施并被发现的数罪。 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判
1,440 2022.04.17 -
01:28
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刑期的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规定,我国数罪并罚是采用混合原则,即对于数罪并罚的计算方式,存在多种。1、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及其他主刑并罚的,以及有期徒刑与拘役并罚的,采用吸收原则;也就是当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时,只执
2,41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