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定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犯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量刑幅度中,“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和关于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罪的数额标准确定。即“总面值3000元以上或者币量300张以上”可以视为“数额巨大”,“总面值10万元以上或者币量10000张以上”可以视为“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罚标准: 一、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三、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用假币罪的量刑标准的规定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的规定是在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且数额较大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01.13 110 -
刑法中如何规定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
刑法中规定的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0.02.11 80 -
使用假币罪的量刑标准如何
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犯本罪的,共有三个量刑档次,具体如下: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5.07 105
-
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使用假币罪的量刑标准的规定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2-02 15,340 -
刑法中如何规定使用假币罪既遂量刑标准
使用假币罪既遂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1-28 15,340 -
持有、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持有、使用假币罪规定的量刑标准是:持有、使用假币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持有、使用假币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持有、使用假币数额巨大的
2023-02-10 15,340 -
使用假币罪刑法规定如何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2-11-03 15,340
-
01:19
持有、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知道,持有、使用假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具体量刑轻重需要根据案情,由法院进行裁量: 首先,犯罪嫌疑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并且涉案假币累计数额较大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
718 2022.04.15 -
01:12
走私假币罪量刑标准
假币,通常包含行为人伪造除中国的货币之外,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尤以可进行自由兑换币为伪造的对象。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走私假币罪的认定,主要是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携带、运输、或者非法邮寄的货币的行为,该行为是不是发生在进、出国的边境,
1,084 2022.04.17 -
01:00
持有、使用假币罪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在明知自己持有的货币是伪造的假币,仍继续使用的行为,且假币的总面额达4000元以上,或者持有、使用的假币数量达400张以上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其有关刑事责任。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处罚标准:行为人在
1,3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