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未足额支付包括哪些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包括下列情况:劳动者因违反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被罚款;用人单位从其工资中代缴社保;代扣个税;或者根据法院的判决、裁定代扣赡养费、抚养费等。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包含了“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和“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两种情形,即“无故拖欠工资”和“克扣工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应加付赔偿,同时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何辞职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然后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并要求经济补偿金。但是需要注意自己的操作需要符合程序上的要求,不能违反有关规定的进行事情的解决。
2020.10.12 294 -
怎样举证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根据以上法律条款,你只要以单位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单位提出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2020.04.07 358 -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应如何辞职?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然后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并要求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不支付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般劳动监察在60天内处理完毕,如果证据充分,事实清楚,很快
2020.03.23 167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二)项规定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是指排除不可抗力因素,未因经营困难与工会协商暂时延期支付,用人单位当月工资未在下月发放的情形。XXXXXXXXXXXXXXX,于
2022-03-15 15,340 -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属于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给劳动者,用人单位行为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处
2022-03-12 15,340 -
如何理解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所称的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的行为。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
2022-04-08 15,340 -
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何理解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所称的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的行为。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
2022-04-07 15,340
-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2 2022.04.17 -
01:11
遗嘱无效的情况包括哪些
根据《继承法》有关遗嘱的无效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况通常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不具备立遗嘱的能力,即在立遗嘱时,遗嘱人没有行为能力; 2.遗嘱人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即遗嘱人在可以用自书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情况下,
1,396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0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