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救济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方式: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非全日制用工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一般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则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解雇员工赔偿标准事宜: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2.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属于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第87条支付赔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同时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
-
寻求救济的途径
寻求救济的途径如下: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其他救济渠
2023.01.06 53 -
未与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应该如何处理?
如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要求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有: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4.05.27 34 -
不服经济合同仲裁裁决的救济途径
我国《仲裁法》明确了经济合同纠纷实行“一裁终局”制。在我国,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往往在订立的合同中就履行合同中发生的一切纠纷选择某某仲裁委员会并依该仲裁委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或虽然没有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纠纷提交仲裁,但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选
2024.05.17 38
-
在试用期内未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后未能获得相应工资的解决途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该法的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换句话说,只有当用
2024-11-23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被解除后的救济措施
一、首先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认定对劳动者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劳动者将能够获得劳动法的保护。与一般法律保护不同的是,劳动法实行的是倾斜保护,简单来说,就是给劳动者更多权利和要求用人单位承担
2024-11-28 15,340 -
物业公司雇员未签订合同且未发放工资的解决途径
若您需要向劳动部门提出投诉,您应首先前往劳动监察大队处理相应的投诉事项。若经过劳动监察大队的调解,该流程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仅限于在公司层面进行调解工作。若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您将有权追回欠付的工资
2024-11-20 15,340 -
雇主与雇员之间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签订雇佣关系的合同。 为了保护雇主和被雇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强烈建议签署一份详细、完备的书面合约,以明确表述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范围。相关的法律法规依
2024-11-12 15,340
-
01:08
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4,315 2022.04.17 -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271 2022.04.17 -
00:50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几倍工资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证招录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应当从用工的第二
3,0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