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欺诈发行债券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数额巨大,造成了严重后果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前款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数额巨大,造成了严重后果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对于欺诈发行债券罪的量刑处罚规定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欺诈发行债券罪如何量刑?
欺诈发行债券罪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9.01 117 -
欺诈发行债券罪如何量刑?
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26 282 -
欺诈发行债券罪如何量刑
触犯欺诈发行债券罪数额巨大的,对行为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触犯欺诈发行债券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0.30 98
-
欺诈发行债券罪如何认定?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方式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发行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
2021-11-14 15,340 -
该如何认定欺诈发行债券罪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数额巨大,造成了严重后果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3-07-13 15,340 -
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如何认定
《刑法条文》第一百六十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6-16 15,340 -
欺诈发行债券罪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刑事责任是:欺诈发行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
2023-02-10 15,340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262 2022.04.17 -
01:13
企业发行债券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有以下五点: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应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2、本次债券发行后,公司债券余额总金额不能超过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额的40%,且最近三个会计年
2,160 2022.04.17 -
01:30
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的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1、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4、客观方面存在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所谓敲诈勒索,是指以
750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