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工资不给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可以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各省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在试用期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来与其协商,请求其及时支付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的,则劳动者可以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投诉、可以其申请调解或者提起劳动仲裁。
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到当地劳动监察投诉或者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因此,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试用期不给工资的处理方式如下: 1、首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请求其及时支付工资; 2、在与用人单位协商后,单位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到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因用人单位违
2022.10.26 7,145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到当地劳动监察投诉或者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因此,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
2020.11.17 216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果公司不给工资的话,公司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是不能不给试用期限内的劳动者工资,如果公司无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收集相应的证据,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0.10.19 530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1、《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
2022-01-06 15,340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首先,注意收集在此工作及工作时间的证据,主要是考勤表,工作证,工友的证言。其次,提前三天通知单位,索要工资。不过你工作的时间太短,要回工资的可能性很低。走法律途径时间比较久,最好和用人单位协商。《》第
2022-08-29 15,340 -
试用期不给工资怎么办?
首先,注意收集在此工作及工作时间的证据,主要是考勤表,工作证,工友的证言。其次,提前三天通知单位,索要工资。不过你工作的时间太短,要回工资的可能性很低。走法律途径时间比较久,最好和用人单位协商。《》第
2022-09-13 15,340 -
试用期工资不给怎么办?
试用期退休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一)扣除或者无故拖欠
2021-11-24 15,340
-
01:15
试用期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职工工资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的方式解决争议,要回拖欠的工资。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薪: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2,291 2022.05.11 -
01:07
试工期7天不给工资合法吗
试工期7天不给工资不合法。试用期也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且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工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维护权利:首先,先去找公司领导进行协商,索要拖欠的工资。其次,如果与公司协商无果,那么就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
5,693 2022.05.11 -
00:56
农民工工资不给怎么办
农民工工资不给,农民工追索工资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通过劳动仲裁启动维权程序追索劳动报酬; 第二种,以工资欠条为主要证据,直接通过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的方式追索劳动报酬。前者属于普通劳动争议的一部分,后者既属于劳动争议又属于普通民事纠纷。用人
1,3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