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租赁最长是多长时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有土地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限。《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国有土地租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对短期使用或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短期租赁,短期租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对需要进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后长期使用的土地,应实行长期租赁,具体租赁期限由租赁合同约定,但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限。《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国有土地租赁;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第四条国有土地租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对短期使用或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短期租赁,短期租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对需要进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后长期使用的土地,应实行长期租赁,具体租赁期限由租赁合同约定,但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期。《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国有土地租赁;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该期限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属于对特殊主体的特别规定。
土地租赁合同最长期限是二十年。当事人每次签订的租赁合同所约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土地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续订土地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同样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部分的租赁期限无效。
-
土地租赁时间最长多少年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最高年限依据规定,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2021.03.11 1,165 -
集体土地租赁最长时间
在我国,农村用地分为农用地和宅基地。农用地属于集体土地。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2020.09.21 283
-
土地租赁合同最长是多长时间
土地租赁合同的最长期限为: (1)商业、旅游、娱乐用地长期为40年; (二)工业用地长期限是五十年; (3)综合或其他用地长期为50年 (四、居住用地长期为70年; (5)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2021-12-30 15,340 -
国有土地租赁最长多久
国有土地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限。《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国有土地租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对短期使用或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
2022-05-13 15,340 -
集体土地租赁最长时间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
2022-05-07 15,340 -
国有土地租赁最长期限是多久
国有土地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限。《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国有土地租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对短期使用或用于修建临时建筑物的土地,应实行
2022-05-25 15,340
-
01:34
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当然,诉讼时效中,还有中止和中断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诉讼时效期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为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的
1,916 2022.04.15 -
01:06
诈骗拘留最长多长时间
诈骗如果并未构成刑事犯罪,而是被处以治安管理处罚,则拘留最长时间为15天,属于行政拘留,拘留期限届满后,违法行为人即被释放。诈骗如果构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期满后,如果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则犯罪嫌疑人仍继
2,565 2022.04.17 -
00:59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一审审限最长有六个月的时间。人民法院使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那么一般需要在立案那天起的六个月内审结完毕。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那么通常需要让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需要先报请上级人民法院获得其批准。 人
3,5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