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工龄都是可以计算上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龄,即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工龄的折算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井下矿工或在高温、低温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哪些情况算本企业工龄单位一般参考的是“本企业工龄”。而连续工龄是指累计工作的时间年限。以下这些情况,工龄都可以算上1、企业转让、改组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的额,其在转让、改组合并前的工龄计入本企业工龄。2、职工因工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全部计入本企业工龄。3、职工因患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在6个月内的,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4、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未回原企业工作的,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计入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的工龄仍应合并计算。5、职工留职停薪期间、留用察看期间,计入本企业工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下列情况下工龄不能连续计算:凡职工在反动统治时期,任一定的职务,如把头、监工、厂警、矿警等,有压迫剥削行为的,其从事该项职务的时间,不作工龄计算;凡判刑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其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计算工龄。
上下班发生交通事故才算工伤。上下班路上受到伤害要认定为工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该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中,本人为非主要责任。
-
劳动者可以连续计算工龄的情况有哪些
劳动者可以连续计算工龄的情况: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因行政命令而变更为新的单位;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因执行行政政策而发生合并、兼并、合资等变更为新单位;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发生合并、分立、或者投资成立分公司、子公司,致使劳动者的用
2020.04.15 216 -
什么情况下法律上可以代位继承,什么情况下可以
发生代位继承的情况: (1)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对于被继承人已经立遗嘱处分的遗产,不能适用代位继承。 (2)代位继承的发生,必须有被继承人的子女、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存在。 (3)被代位继承人必须未丧失继承权
2021.04.10 167 -
什么情况经济补偿工龄连续计算
经济补偿工龄连续计算的情形: 1、新用人单位与原用人单位存在分立、合并、人事调动关系,劳动者的工龄原则上应连续计算; 2、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约定工龄连续计算。但是约定事项不得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2020.10.15 201
-
什么情况下可以连续计算工龄?
什么情况可以连续计算经济补偿的工龄?新用人单位与原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存在着人事调动关系,劳动者的工龄应连续计算。因在人事调动情况下,实际上是产生了劳动关系的概括转移,即在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新用人单位协
2022-05-05 15,340 -
什么情况下工龄可以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022-03-21 15,340 -
什么情况下不计算工龄的
职工在下列情况从事工作的时间,不作工龄计算: 1.凡职工在敌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任一定的职务,如把头、监工、厂警、矿警等,有压迫剥削行为的,国民党军队官兵,国民党政府机关中的官吏等,其从事该项职务
2022-04-01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连续计算经济补偿的工龄
什么情况可以连续计算经济补偿的工龄?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基础上就工龄计算做出明确约定予以连续计算的,应予认可。应当注意的是,原用人单位和新用人单
2022-05-05 15,340
-
00:57
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存在以下三种情况,购房者是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的: 1、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比如说开发商的证件不齐全,没有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就销售商品房的; 2、开发商交付的房屋质量存在问题,严重影响购房者使用的; 3、开发商迟延交付房
657 2023.01.04 -
01:05
什么情况下可以保释在中国保释主要是指取保候审,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保释: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还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或
906 2022.04.25 -
00:57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保释保释在我国是指取保候审。行为人满足以下情形,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第一,行为人属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第二,属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第三,属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
1,90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