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都处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一定。对于未遂犯的处罚,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由于法律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后,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案例】 2009年3月21日下午,被告人刘某伙同朱某(在逃)预谋盗窃摩托车,二人遂乘车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来到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当日晚18时许,二人窜至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小区20号楼下,发现被害人马某停放在楼下的某某牌电动车一辆和某某二轮摩托车一辆,便由刘某望风,朱某用自带工具将摩托车和电动车的钥匙插孔撬坏,二人准备将两车推走时被人发现,被告人刘某被当场抓获。经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价格认证中心鉴定,涉案赃物价值9875元。 【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刘某虽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是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被告人刘某在盗窃时负责望风,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十三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被告人刘某犯盗窃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犯罪未遂会被处罚吗?
犯罪未遂处罚看具体情节。根据规定,所有犯罪行为都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和情节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犯罪志以外的原因,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的。犯罪未遂有
2022.04.14 248 -
犯罪未遂的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
2020.04.15 115 -
犯罪未遂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犯罪未遂的规定,我国犯罪未遂的处罚是应当比照既遂犯的标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未遂犯是指没有造成刑法所规定的严重后果的犯罪,相对于既遂犯来说,其社会危害性较低,人身的危险性较小,所以法律给予较为轻微的处
2022.04.12 776
-
过失犯罪未遂处罚吗
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犯罪未遂,故意犯罪才有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
2022-05-13 15,340 -
犯罪未遂的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未遂犯所造成的实际危害,比既遂犯轻些,故对未遂犯的处罚一般要轻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大
2022-03-12 15,340 -
犯罪未遂能免于处罚吗?
1、犯罪未遂免于处罚是不可以,因为《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未遂犯
2022-05-11 15,340 -
犯罪未遂如何处罚?
1、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为犯罪未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
2021-04-19 15,340
-
01:02
犯罪未遂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一般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针对未遂犯的处罚,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有: 1、犯罪分
1,131 2022.04.17 -
00:53
犯罪未遂怎么判刑首先,刑法对犯罪未遂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某种犯罪未遂的判刑,一般是比照犯罪既遂的判刑,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其次,所谓的从轻处罚,就是比照犯罪既遂,要比没有该从轻处罚情节,判处适当轻一些的刑罚。从轻处罚。既可以是在多个刑种中判处较轻的刑种,
1,912 2022.04.17 -
00:58
未成年人犯罪未遂怎么判未成年人犯罪未遂的判决为: 1、根据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犯罪未遂,一般不会判刑。如果是对于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了极其严重的罪名,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等,但是犯罪未遂的情形时,应当处以
2,5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