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鉴定,存在分歧观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是工伤的,也可以申请伤残鉴定。并不是只有工伤才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如果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单位可以到社保局领取《职工因病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表》,到社保局指定医院进行鉴定,由三位医生签字盖章,交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程序和工伤鉴定基本差不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个人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职工体内有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的,需拆除后才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除非医生书面证明体内的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不需要拆除,一直留着体内的情况以外)。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之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服工伤鉴定重新鉴定的流程: 1、不服工伤鉴定的,可以到上一级劳动鉴定部门进行重新鉴定; 2、申请工伤鉴定应当提交工伤伤残鉴定申请表、认定工伤决定书等材料; 3、劳动鉴定部门应当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
人社部关于工伤鉴定
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之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要求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是有时效性的,公司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申请工伤并认定,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超过一个月个人在一年之内申请工伤并认定,医疗费由单位承担;超过一年没有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
2024.05.18 4 -
关于司法鉴定伤情分析
申请做伤情司法鉴定的具体流程:委托人委托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司法鉴定人完成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当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2020.11.18 31 -
赡养老人存在分歧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以为只要给老人钱,让老人生活就可以了,但这里边应该还包含另外一个义务是精神上的慰藉,应该经常给老人打电话,时常回家看看等等。还有子女应该对老年人的医药费应当给予支持、支付,还应当保证自己父母居住的一些权利。应当保证自己父母
2024.06.01 9
-
可能会产生分歧观点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购买“抵账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确认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齐全。这里的“五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许可
2024-11-08 15,340 -
关于小区地下室车位的归属权问题,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观点存在分歧
车位的使用权属于哪个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停车位是否计算为公摊面积内;其次,停车位的建造成本是否已纳入住宅开发成本中;最后,停车位是否被划分为公共配套设施。如果停车位已经计算为
2024-12-04 15,340 -
1退休受伤误工费存在多少种观点?
两种观点:在诸多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主张误工费时,致害方经常以受害人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对误工费不予认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能否获赔误工费,存在两种不同
2023-09-23 15,340 -
关于工伤鉴定分手指吗?
关于手指头工伤鉴定要依据手的受伤情况来判定,从轻都重就是三级到十级。其他部位也是一样的,受伤及其严重的鉴定等级当然就高一些,能够获得的工伤赔偿就会多一些。
2023-09-10 15,340
-
00:52
工伤在哪做伤残鉴定根据有关伤残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有工伤的员工可以到以下两个地方做伤残鉴定: 1、一般可以到伤残鉴定机构也就是当地的社保部门工伤鉴定中心,进行伤残鉴定; 2、工伤员工还可以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做伤残鉴定。员工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做出
1,562 2022.04.17 -
01:24
工伤鉴定流程申请工伤鉴定的流程为: 1、当事人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鉴定申请并填写工伤申请认定表,提交当事人在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认定决定书》、完整的病历资料等材料; 2、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申请,鉴定委
35,163 2022.04.15 -
00:57
工伤鉴定什么时候鉴定最好工伤鉴定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之内做都合适。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劳动者及其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职工发生
2,8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