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股息红利怎么计税

股息红利怎么计税

2022-09-13 17: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3回复

专业分析:

(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所得额;(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实出资的股东享有分红权。股息红利税的计算方式是: 1、股息、红利所得属于企业所得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息红利收入x25%; 2、属于个人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息红利收入x20%。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股息红利税的计算方式是: 1、股息、红利所得属于企业所得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息红利收入x25%; 2、属于个人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息红利收入x20%。

律师普法更多>>
  • 股票红利税怎么计算
    股票红利税怎么计算

    股票红利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0.11.05 313
  • 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次收入额。计

    2020.08.10 2,139
  • 什么是股息红利税补缴
    什么是股息红利税补缴

    股息红利税补缴是指投资者卖出分红的股票,需要扣取一定的红利税,一般来说,投资者卖出分红股票之后,不会立马扣税,在投资者卖出股票的第2个交易日至31个工作日之间进行补缴。根据投资者的持股期限不同,所扣取的红利税有所不同。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持股

    2022.06.17 2,096
专业问答更多>>
  • 股息红利该怎么计税

    (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所得额;(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持股期限

    2022-09-13 15,340
  • 股息红利怎样计税

    (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所得额;(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持股期限

    2022-09-01 15,340
  • 股息红利税怎么计算

    (1)分红派息的时候,不扣税; (2)等卖出该只股票时,会根据股票持有时间(自你买进之日,算到卖出之日的前一天,下同)超过一年的免税。2015年9月之前的政策是,满一年的收5%。现在执行的是,2015

    2022-08-23 15,340
  • 股息红利能怎么计税

    (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所得额;(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持股期限

    2022-09-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司盈利股东怎么分红 01:20
    公司盈利股东怎么分红

    公司入股分红是这样分的,当事人向公司入股的,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公司的全体股东都同意不按照出资比例来分红的,公司可以不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来进行分红,可以通过全体股东约定的方式来进行分红,比如全体股东可以约定通过认缴的出

    3,306 2022.04.15
  • 股东分红怎样交税 01:31
    股东分红怎样交税

    股东分红这样交税:对于个人身份的股东来说,股东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都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所以是需要交税的。对于法人股东来说,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的投资收益是属于免税的范围,所以是不需要交税的,所以在交分红所得税的

    1,082 2022.06.06
  • 不写利息的借条怎么算利息 00:56
    不写利息的借条怎么算利息

    借条上如果没有写借款利息的,则无论是什么借贷领域,都一律视为当事人双方对借款没有设定利息。但是,如果当事人双方对于借款利息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则当事人可以对利息问题进行重新协商。如果能够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执行。如果不能

    1,856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