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A利贷追债,要跑路,这样会连累家人?要怎么才不会连累家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高利贷被追债的,如果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一般是不会连累家人的。 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则对于债务欠债人的配偶也负有偿还责任,此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的配偶讨债。 但如果债务人死亡,其继承人继承了其遗产的,则此时即使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继承了其遗产的继承人也对债务负有偿还责任,此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继承了遗产的继承人主张债权。
一般来说,欠债逃跑是不会涉及到家庭成员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债务应该要还清。如果债务人暂时不能清偿债务的,可以经过债权人的同意或者当地人民法院的裁定,债务人可以选择分期偿还。如果债务人有偿还的能力但是拒不偿还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
欠高利贷被追债是否会连累家人
欠高利贷被追债的,如果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一般是不会连累家人的。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则对于债务欠债人的配偶也负有偿还责任,此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的配偶讨债。 但如果债务人死亡,其继承人继承了其遗产的,则此时即使债务不属
2021.02.11 151 -
追债会连累全家人吗
欠高利贷被追债一般不会连累家人,借款人自己所负的债务应当由其自行偿还,当事人可以先确定借款的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
2021.01.03 145 -
欠债逃跑会连累家人吗
欠债逃跑不会连累家人,但可能会连累配偶。一方欠债的,配偶可能会被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债权人甚至会要求借款人的家人偿还,但借款人的家人作为独立的法律个体,没有清偿债务的
2021.02.23 146
-
欠高利贷被追债,会不会连累家人
欠高利贷被追债的,如果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一般不会给家人带来麻烦。 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务人配偶也有偿还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配偶讨债。 但是,如果债务人死亡,承人继承其遗
2021-11-21 15,340 -
欠债逃跑会不会连累家人
欠债逃跑不会连累家人,但可能会连累配偶。一方欠债的,配偶可能会被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债权人甚至会要求借款人的家人偿还,但借款人的家人作为独立的法律个体,没有清偿债务的法律依据,且如果该债务属于一方的个
2022-06-06 15,340 -
欠债逃跑连累家人会怎样?
如果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债务人逃避债务不会影响到家人。如果债权人依据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债务人的部分会被强制执行,还可能将债务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配偶子女的日常生活产生
2022-06-07 15,340 -
欠债逃跑会连累家人吗
如果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债务人逃避债务不会影响到家人。如果债权人依据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债务人的部分会被强制执行,还可能将债务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配偶子女的日常生活产生
2022-05-12 15,340
-
01:34
贷款还不上了会连累家人吗一般基于合同相对性的原则,贷款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所产生债权债务的一种法律关系,如果借款人还不上是不会连累家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借款人一旦贷款还不了,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家人或者朋友产生一些影响。具体有: 1、如果借款人贷款还不上,金融机构一
3,203 2022.04.15 -
01:11
欠债离婚会连累老婆吗欠债离婚是否会连累老婆,主要看行为人欠债的性质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行为人一方的个人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夫妻两人即便离婚了,两人都仍有还款的义务,所欠债务需要夫妻两人共同偿还。 也就是说,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其中一方没有还款能力,
5,958 2022.10.23 -
01:08
非吸案会牵连家属吗非吸案联家属要是参与了这个就会联系到家属。这个看其一、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没有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没有为犯罪嫌疑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帮助的,则不构成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不会牵连到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其二
1,231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