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约定时间生效的能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生效时间。 2、首先,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合同可分为诺成性合同和实践性合同。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如买卖合同。而实践性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借款合同。 3、其次,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4、最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相关人员追认之后,合同生效。 5、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当事人能约定生效时间。具体是: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的合同,交付标的物后合同成立;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立后生效;有效合同要经过有关人员批准后生效。
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只要合同成立,合同当事人就可以约定生效时间。合同是有生效时间的合同,合同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生效。成立的合法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合同当事人能不能约定生效时间
合同当事人能约定生效时间: 1、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合同可分为承诺合同和实践合同。承诺合同是指当事人同意即可成立的合同,也称为非承诺合同; 2、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在合同条件成立后生效。当事人为自身利益不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
2022.04.15 122 -
约定的合同自动解除的能否同时具备约定效力
约定合同自动解除一般在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
2021.01.02 92 -
合同生效时间是否能约定
可以约定合同的生效时间。本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因此,可以约定合同的生效时间。关于合同的生效时间,除合同当事人约定外,还有以下三种情形: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成立的时间
2022.04.14 484
-
合同当事人能否约定合同生效时间?
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生效时间。 首先,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 其次,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 最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相关人员追认之后,
2022-11-08 15,340 -
合同当事人能约定生效时间吗
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生效时间。 首先,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合同可分为诺成性合同和实践性合同。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如买卖合同。而实践性合同,是指
2022-11-11 15,340 -
当事人能约定合同生效时间吗
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只要该合同依法成立了,合同当事人就可以约定其生效时间,该合同为附生效时间的合同,当约定的期限届至时该合同就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
2022-05-13 15,340 -
合同当事人能约定合同生效时间吗
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生效时间。 首先,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 其次,约定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条件成就时,合同生效。 最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相关人员追认之后,
2022-10-12 15,340
-
01:12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居间合同属于合同的性质,当居间合同符合合同有效的条件时,便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则无。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并未明文规定居间合同,但是在第九百六十一条中规定了中介合同,而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根
2,466 2022.04.17 -
01:35
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怎么算
定金合同属于担保合同的一种,就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主合同的时候,为了确保主合同的履行,采用签订从合同的方式,来约定一方当事人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给对方当事人,债务人履行债务之后,定金需要收回,或者抵作价款。 按照我国当前实施的法律规定
1,274 2022.04.17 -
01:09
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原件的复印件不能作为认定合同存在的单独证据。即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合同存在过,或者只有合同复印件、扫描件,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作为单独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单单有复印件是不够的,还要找其他证据与之印证,形成完整的证
2,4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