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如何认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匿劳动报酬?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发现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双方可以先协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发生纠纷的,可以先试试找用人单位协商,问清楚具体情况,节省时间跟精力。 2、到劳动部门投诉。发现无法和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进行协商,并且确定用人单位是故意不还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劳动局等举报投诉。 3、去申请劳动仲裁。经投诉之后发现用人单位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带着劳动合同还有相关的证据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4、到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劳动仲裁后,劳动者对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到法院起诉。不过,如果情况恶劣的,如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拒付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
该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满足下列条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劳动者的财产权、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08.09 251 -
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甲方主动付)
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数额较大;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2020.01.26 201 -
如何确认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和企业。该主体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主体。具体包括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020.11.12 289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如何认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匿劳动报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
2022-05-04 15,340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如何认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匿劳动报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
2022-04-09 15,340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如何认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匿劳动报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
2022-04-19 15,340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如何认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匿劳动报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
2022-05-05 15,340
-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4 2022.04.17 -
01:03
劳务报酬怎么申报个税
劳务报酬申报个税的流程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
13,642 2022.04.17 -
01:07
债务人隐匿转移财产怎么办
债务人隐匿转移财产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债权是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人通过隐匿转移财产,导致自身的财产减少,偿债能力下降,进而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据此行使撤销权,使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
84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