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可以做保险受益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能不能指定朋友做保险受益人,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实际情况确定: 1、投保人指定朋友,因为直接关系到被保险人利益,所以投保人指定朋友做受益人,首先得取得被保险人同意,否则的话,被保险人可以变更受益人。 2、被保险人指定朋友,被保险人自己随意指定朋友做受益人,其实不用得到投保人同意即可,但是如果投保人有意见的话,投保人可以请求解除保险合同。 3、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指定同一人,因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同意同一人,那么这个受益人即使是朋友,也可以获得支持,并且保险人不能拒绝。 最后,其实一般指定直系亲属做保险受益人,不过对朋友做保险受益人也不受限制,只是如果受益人将不利于被保险人的,建议被保险人最好是积极做变更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能不能指定朋友做保险受益人,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实际情况确定: 1、投保人指定朋友,因为直接关系到被保险人利益,所以投保人指定朋友做受益人,首先得取得被保险人同意,否则的话,被保险人可以变更受益人。 2、被保险人指定朋友,被保险人自己随意指定朋友做受益人,其实不用得到投保人同意即可,但是如果投保人有意见的话,投保人可以请求解除保险合同。 3、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指定同一人,因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同意同一人,那么这个受益人即使是朋友,也可以获得支持,并且保险人不能拒绝。 最后,其实一般指定直系亲属做保险受益人,不过对朋友做保险受益人也不受限制,只是如果受益人将不利于被保险人的,建议被保险人最好是积极做变更处理。
-
保险收益是否可以是朋友
保险受益人可以是朋友,但指定受益人必须经过被保险人同意。《保险法》第三十九条,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
2020.08.28 155 -
取保候审朋友可以做担保人吗
近亲属或者律师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满足条件的朋友可以作为保证人。 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 2、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保证人应
2020.09.08 805 -
朋友可以做监护人吗?
监护人可以是朋友。亲生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父母的权利,自然是第一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由其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近亲属、朋友、父母单位、未成年人住所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依次担任监护人。法院会
2021.04.25 329
-
朋友可以做代理人吗
仅仅是朋友不可以。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但是必须要符合规定。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
2021-12-28 15,340 -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吗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受益权是保险受益人专属的权利,只要其自愿合法的行使权利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保险受益人在放弃受益权时,应当注意不影响他人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
2022-06-04 15,340 -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吗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受益权是保险受益人专属的权利,只要其自愿合法的行使权利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保险受益人在放弃受益权时,应当注意不影响他人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
2022-05-12 15,340 -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吗?
保险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受益权是保险受益人专属的权利,只要其自愿合法的行使权利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保险受益人在放弃受益权时,应当注意不影响他人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
2022-06-02 15,340
-
01:10
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可以更改吗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是可以变更的。保险受益人是指,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指定接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指定的,并且已经被载入保险合同的条款中。按照《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投保人修
1,732 2022.04.17 -
01:27
朋友欠钱不还可以报案吗朋友欠钱不还可以报案,但用处不大。朋友欠钱不还,如果采取报案措施应该是不会受理的,因为债务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案件,你可以收集证据直接去法院进行起诉,民事纠纷案件不归公安机关管辖,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办理就可以,也可以与欠钱的朋友协商,协商后依旧
1,983 2022.04.15 -
00:59
朋友借钱不还还失踪可以报案吗可以报警,但是报警不是最高效率的途径。个人欠款不还的,建议先私下协商,让对方还款。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可以让法院组织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继续起诉,等待法院判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起诉对方,就要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
1,5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