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购房付了首付但不想买了能退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付交了贷款办不下来,可以解除合同,退房退款,但是要承担违约责任。 购房合同中对贷款不批的违约责任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 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按照下面的原则处理: (1)开发人员的原因:如果开发人员销售没有销售条件的房屋,即开发人员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或销售没有使用条件的现在的房屋,银行审查时发现这种情况不予批准。此时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及定金,并要求开发商支付相应的利息损失。 (2)购房者的原因:如果购房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者购房者的信用记录不好造成银行不予批准贷款,购房者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3)非买卖双方的原因:如果政府的政策或者银行的规定发生变化导致购房者本应拿到的贷款不能实现,购房者应与开发商协商,协商不成合同上又没有约定的。购房者可以起诉并举证自己没有过错并确实无力购房,要求开发商发还首付及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受人以担保贷款方式付款、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款本金及其利息或者定金返还买受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这种情况首付可以退,但是会扣一部分作为违约金,因为这属于买方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一致后开发商同意退房的,可以解除合同退房退款。
-
购房付了首付 后悔想退房能退吗
首付交了房子可以退。交了首付后可以要求退房,但如果是出于自身原因不想买房了,那退房时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首付款的性质是预付款,如果想退房的话,那首付款是可以让对方退回的,但是如果是自身原因不想买房,那买方需要赔付违约金。
2021.02.22 270 -
购房付了首付不想买了怎么退定金
支付购房定金后不想购买了定金一般不能返还,但由于出卖人存在违约情形的原因导致买受人反悔不想购买的,可以要求返还购房定金,并可以向出卖人主张双倍退还定金。
2021.02.17 177 -
购房交了首付后不买了,能退款吗
因开发商的原因以及不可归责于开发商和购房者双方原因,造成的无法办理贷款的可以退房退款,而且因为开放商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的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己的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的,不能要求退房。
2021.04.14 177
-
买房交了首付款不想要了能退吗
答:如果是单纯的不想要了,而没有其它正当事由,则不能退还。
2022-07-21 15,340 -
买房不想买了,付了首付以后还能退房吗?
(一)先找开发商协商,协商不成再诉讼。如果满足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最好还是先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这样可以省去诉讼费用。 (二)索要违约金及相关税费。如果是开发商违约导致退房,双方也在合同里约定了违约金,
2022-03-29 15,340 -
买房子首付交了,贷款买不了了,能退吗
房子可以退,一般情况下交付定金的一方违约不能退还,如果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建议仔细审查签订的购房意向书一、房贷批不下来怎么办?按揭贷款办不下来的原因有很多,在实践中,不同情况的处理也是不同的,在审理合
2022-08-15 15,340 -
房子不想买了,如果付了首付,能退吗
(一)先找开发商协商,协商不成再诉讼。如果满足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最好还是先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这样可以省去诉讼费用。 (二)索要违约金及相关税费。如果是开发商违约导致退房,双方也在合同里约定了违约金,
2022-04-18 15,340
-
00:55
交了购房首付能退房吗
交了首付款之后,如果出现了约定的情形或者是法定的情形,那么购房者还是可以要求退房退款的。如果存在以下4种情形之一,那么购房者都是可以行使合同的解除权的:第一,开发商延迟交房,超过合同约定交房日的三个月;第二,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实测面积与合同约
3,653 2022.04.15 -
01:00
买房给了首付还能退吗
支付首付款之后,购房者想要退房退款,要看开发商是否存在以下情形,如果存在以下情形的,那么购房者可以行使合同的解除权,通知开发商解除合同,办理退款及后续的手续: 1、如果能够证明开发商在卖房的时候证件不齐全的,那么可以要求退房; 2、交房的时
472 2022.05.13 -
00:59
买房首付不能退吗
一般情况下买了买房的首付是不能够要求退的,这是因为民事活动需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发商和购房者任何一方都不能够无缘无故的解除合同。如果购房者想要退还购房款,那么可以首先看购房合同之中对于合同解除的约定。如果合同之中没有约定的,那么就看是否
577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