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该劳动报酬所附条件是否有效?

该劳动报酬所附条件是否有效?

2022-12-31 11: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31回复

专业分析:

劳动报酬所附的条件是否有效,主要看所附的条件符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明显不公的,是没有效力的。 下列情况就是无效的: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劳动报酬所附的条件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下列情形的,有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该劳动报酬所附条件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合同所附条件不得超越法律规定,法律规定包括法律禁止性规定和法律规范性规定,对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所附条件无效。

律师普法更多>>
  • 欠条中所附条件是否合法有效
    欠条中所附条件是否合法有效

    欠条上写了附加条件,只要内容不违法就有效。欠条和借条都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2021.03.29 280
  • 欠条中所附条件是否是合法有效的
    欠条中所附条件是否是合法有效的

    欠条上写了附加条件,只要内容不违法就有效。 欠条和借条都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2021.02.10 102
  • 稿酬所得是否属于劳务报酬
    稿酬所得是否属于劳务报酬

    个人的稿酬所得并不属于劳务报酬,而是与劳务报酬所得同属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劳务报酬是个人独立从事设计、安装、制图、会计、法律、咨询、讲学等项劳务的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2020.05.23 240
专业问答更多>>
  • 该劳动报酬所附条件是否有效

    劳动报酬所附的条件是否有效,主要看所附的条件符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明显不公的,是没有效力的。 下列情况就是无效的: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二

    2022-10-12 15,340
  • 劳动报酬所附条件有效吗?

    劳动报酬所附的条件是否有效,主要看所附的条件符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明显不公的,是没有效力的。下列情况就是无效的:(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二)用人

    2022-08-30 15,340
  • 劳动报酬确认所附条件还有效吗

    劳动报酬所附的条件是否有效,主要看所附的条件符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明显不公的,是没有效力的。下列情况就是无效的:(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二)用人

    2022-08-30 15,340
  • 劳动报酬附延缓条件的效力

    2006年王某以某建筑装璜公司名义承接一工程项目,雇用民工陈某等人去该工程项目做工。工程结束后,陈某多次向王某索要劳动报酬未果。2006年底,王某向陈某出具欠据一份,欠据载明:“今欠陈某工资2000元

    2022-10-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合同生效条件 01:19
    劳动合同生效条件

    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有以下三点:1、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我国,年满十六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拥有独立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能力;2、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法,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

    3,963 2022.04.17
  • 附条件合同在中国有效力吗 00:58
    附条件合同在中国有效力吗

    附条件合同在中国是有效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合同。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要合同的内容是双方合意,并且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的规定都是合法有效的。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合同生效或者不生效的限制

    980 2022.04.17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