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情人房产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直亲密和谐的夫妻A和牟女士根本不是真正的夫妻,刘健生很多年前就和合法妻子分开生活了,他和牟女士相好后便同居生活。为了不让孩子受到父母离婚的伤害,刘健生和妻子并没有办理离婚手续,而是每周抽时间来看望孩子。然而多年过去,刘健生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几乎和妻儿没有了联系。得知丈夫去世后将房产留给了情人,刘妻当然不甘心,她带孩子找到了牟女士。牟女士强调,房子既然已经在遗嘱中写明给自己,她当然不会放手。然而刘妻称,房子是A和妻子的婚后共同财产,A没有权利随意赠给情人,她要求要回房产。【法律解读】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遗赠人A的遗赠行为虽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但内容和目的却违反了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损害了社会公德,破坏了公共秩序,应属无效民事法律行为。A本身是有家室的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婚后购买的房产理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便他和情人感情再好,他都没有权利擅自将房产遗赠给情人。根据《婚姻法》等相关规定,夫妻间的继承权,是婚姻效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刘妻本应享有继承丈夫A遗产的权利,但因A和牟女士长期非法同居,其在生前将财产赠与牟女士的行为已经剥夺了其妻和孩子依法享有的合法财产继承权。在刘妻和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A将遗产留给情人的遗嘱应属于无效遗嘱,其遗赠行为也自然无效。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继承法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双方另有约定,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其赠予行为无效。
个人所有的房产遗赠给情人此赠与行为有效,夫妻共有的房产遗赠给情人此赠与行为无效。一方未经配偶同意对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独立实施的遗赠处分权受到限制,配偶可以收回房权。
-
赠与人私下写房产赠与协议有效吗
只要房产赠与是合法的,与当事人的意愿相符的,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论是私下赠与还是怎样,只要赠与合同成立即生效。依照规定,还是要进行公证,办理过户。
2021.04.09 508 -
房产遗赠给情人此赠与行为是否有效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双方另有约定,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其赠予行为无效。
2021.02.24 121 -
-
房产赠与赠与人过世了赠与的房产有效吗
房产赠与有效,可持有过户赠与人死亡证明,办理过户。
2022-10-24 15,340 -
赠与房产赠与人死亡赠与合同还有效吗
但还需要办理公证书,可能就要麻烦一点了,只要是签订了房产赠与书的,还是有效。。赠与房产赠与人死亡赠与合同还是有效的
2022-10-24 15,340 -
房产赠与人死亡赠与合同有效吗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随意撤销,且
2022-10-19 15,340 -
赠与人死了的房产赠与合同有效吗
合同是有效的。合同有效的条件是: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2022-10-19 15,340
-
01:40
赠与房产不过户有效吗赠与房屋不过户有效吗 只签订赠与合同或者口头赠与,就算已经实际交付了房产,只要没有办理过户的,赠与行为就不算有效。由于我国不动产实行登记生效主义,涉及不动产的设立、变更或者转让,必须经过房地产相关部门的登记,才能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现实生活
3,322 2022.04.15 -
01:08
房屋赠与合同有效吗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1、所赠财物必须属于赠与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财物。赠与人若赠与属于国家、集体、他人所有的,或者非法所得的财物,则赠与合同无效;2、赠与合同的内容系赠与人自己意志的真实表示。如果赠与
1,685 2022.04.17 -
00:56
财产赠与怎么才有效财产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是一种赠与合同。根据《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和受赠人如果就财产赠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赠与合同就生效了。这个合同生效并不意味着受赠人就获得了财产的所有权,不
1,6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