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混合过错是什么意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这是一个法学理论。又称“过失竞合”,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实践中很常见。 《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31条对混合过错责任承担作了明确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在混合过错中,致害人一方与受害人一方的行为,均是损害发生的原因。如果仅是一方的原因而致损害发生,则无论是致害一方的原因还是受害一方的原因,都不构成混合过错。混合过错的结果是受害人一方受有损害,而不是双方受有损害。确定混合过错的责任范围时,双方所负担的责任的大小应以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这样确定,实际上就是把不是由加害人的过错所造成的损失,不让加害人负责,而归受害人自己承担。在这里,加害人只负责由于自己过错所应承担的责任。 当双方的行为互给对方造成损害时,这实际上是两个侵权行为,而不是混合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都应就自己的侵权行为所致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一百三十一条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上的混合过错,一般指的是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发生这样的行为时,违约方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合同的混同是什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事实。 债权人和债务人系立于对立状态,法律乃在于规范此类对立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债权因混同而消灭,并非逻辑的必然,仅仅是在通常情况下,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债权继续存续,已经没有法律上的需要,法律规定它因混同而消灭,效果更佳。债权系他人权利的标的时,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债权不消灭。
-
在法律上混合过错是什么意思
混合过错,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法。《民法通则》对混合过错责任承担明确作了规定,该法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
2022-10-23 15,340 -
什么是合同上的混合过错
这是一个法学理论。又称“过失竞合”,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实践中很常见。 《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31条对混合过错责
2022-05-11 15,340 -
合同中的混同是什么意思
1、合同关系及其他债之关系,因混同而绝对消灭。消灭效力不仅及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抗辩权,而且还及于合同债权的从权利,如利息债权、违约金债权、担保债权等。 2、当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而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涉及第
2022-05-16 15,340 -
混合过错是故意伤害罪吗
不属于故意伤害罪,混合过错,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
2022-04-02 15,340
-
00:57
合同标的是什么意思合同标的,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我国,合同标的主要包括了物、行为与智力成果。比如说,在买卖合同中,合同标的就是出卖人所有或者有权处分的,买受人希望取得的那个物品;在劳动合同中,合同标的就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行为;在专利授
9,944 2022.04.15 -
01:04
单项合同是什么意思单项合同一般是指,总承包合同下的单项合同。而单项合同额是指总承包合同下的单项合同的金额。单项建安合同额就是单项合同签订的款额,一般一个工程可以是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合同包括单项合同、单项合同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针对工程种类不同
12,949 2022.04.17 -
01:16
债权合同是什么意思债权合同,一般是指平等主体的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与债权合同相对应的还有物权合同。 债权合同一般遵循意思自治原则,除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强制性规范中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债权合同中的所有内容全部
7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