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合同成立的要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法。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法。 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条件法。实际上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许多合同都具有其特定的成立要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成立要件有三个: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成立的要求如下:当事人的意思必须一致;合同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只有一方不能达成协议,因此不可能建立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以签订合同为目的,不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成立合同。
-
工程承包合同成立条件是什么?
只要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1.04.14 142 -
-
买卖合同成立的要求包括哪些
买卖合同成立的要求包括: 1、买卖合同约定的主体有双方或者多方约定的当事人,当事人合格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买卖合同约定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3、买卖合同双方必须依法订立合同; 4、买卖合同的成立应具有要约和承诺阶段。 当
2022.04.14 241
-
劳务承包合同成立的要求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
2023-06-28 15,340 -
工程承包合同成立的条件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
2023-06-28 15,340 -
土地承包转让合同成立的要求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
2023-06-30 15,340 -
建设工程合同成立的要求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全称叫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也简称为监理合同,是指工程建设单位聘请监理单位,待其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九十六条规定,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的发包人
2023-06-30 15,340
-
01:19
承包工程合同有哪些是必须要写的条款承包工程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相互协作等条款。法律对承包工程合同的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主
1,002 2022.04.17 -
01:17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怎么写工程承包合同写法如下:首先需要写明甲乙双方的姓名,写上经过双方协商,乙方愿意承接甲方的工程。然后写明工程的概括、承包的相关方式、工程的范围以及质量要求。其次可以写清楚合同价款,付款的相关方式。最后写上工程的相关期限,在结尾的部分可以写上双方
850 2022.04.25 -
01:14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如何处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1、发生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发生的争议; 2、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调解是由当事人以外的调解组织或者个人主持,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引导,促进当事人互谅
379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