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不作为犯罪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刑法对于不作为犯罪的规定一般是先有作为义务,在不进行作为的情况下则属于不作为犯罪,具体而言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而且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
-
不作为犯罪的情形包括哪些
不作为犯罪的情形包括: 1、违反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实施的犯罪行为; 2、违反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实施的犯罪行为; 3、因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的犯罪行为等。
2020.07.23 251 -
不作为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不作为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形。过失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一种犯罪,其构成要件中,在主观方面属于一种心理状态。刑法对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规定上存在很大不同。由于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很大的限制,因此虽有过失行为
2022.04.16 1,842 -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是什么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2020.05.01 173
-
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是怎么规定的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违反法律直接规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
2022-07-03 15,340 -
哪些情形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
以下情形不作为共同犯罪处理,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一人有刑事责任能力,另一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共实施的犯罪活动的,不能认定共同犯罪。共同
2022-03-24 15,340 -
不作为犯罪和犯罪不作为是怎么规定的
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
2022-06-27 15,340 -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
2022-03-08 15,340
-
01:25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的定义为行为人违反法律的直接规定,公民负有法定的义务但不履行的,导致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的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可为、却不为”,就其法律特征来说其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的特征一
1,655 2022.04.15 -
00:54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的一种危害行为,应该具备危害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因此,成立不作为犯罪在客观上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分别是: 1、不作为的行为人负有作为
4,153 2022.04.15 -
01:06
经济犯罪法律规定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经济犯罪并非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具体罪名,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种类罪。经济犯罪可以分为单位经济犯罪以及个人经济犯罪,在定罪条件和量刑标准不同。具体包括货币类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秩序犯罪、危害信贷管理秩序犯罪以及危害期
2,10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