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第二十九条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二)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三)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四)其他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国家安全部负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法院的量刑:既遂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既遂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量刑:既遂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怎样量刑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量刑,具体如下: 1、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设备或者窃听、窃取专用设备的,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2.04.13 371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如何量刑?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2020.11.01 105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量刑处罚?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量刑处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
2020.08.24 136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量刑规定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量刑具体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
2022-07-20 15,340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如何量刑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
2022-10-11 15,340 -
刑法里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怎么量刑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
2022-07-04 15,340 -
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怎么量刑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
2022-10-14 15,340
-
01:06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标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国家发票的相关管理法规,故意通过非法手段售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该罪严重侵犯了我国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税制的改革,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
498 2020.12.23 -
01:09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认定标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违反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
3,181 2022.04.15 -
01:13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样判刑单位或者个人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涉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单位或者个
1,6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