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关于隐匿邮件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三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的故意,而是由于疏忽大意误拆、遗失邮袋、信件、包裹、电报的,不构成本罪。 四是构成本罪也应达到情节严重,如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丢失邮件、电报,延误投递等。凡符合上述标准的私自开拆、隐匿或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都应当立案追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法中关于隐匿邮件罪的立案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行为,应当立案追诉: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 4、构成本罪也应达到情节严重。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按照盗窃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1.窃取财物数额一千至三千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三万至十万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刑法中关于隐匿电报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关于隐匿电报罪的立案规定是:私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次数较多或数量较大的,私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并从中窃取财物的,私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虽然次数不多数量不大,但给国家、集体利益以及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追诉。
2020.04.29 142 -
中国刑法隐匿邮件罪怎么立案?
中国刑法隐匿邮件罪的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只要邮政工作人员实施了私自隐匿邮件的,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本罪的主体是邮政工作人员。这里的邮政工作人员,是指国家邮政事业管理部门的营业员、发行员、分拣员、投递员、接发员、押运员
2020.04.09 108 -
刑法中隐匿邮件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刑法中隐匿邮件罪是以下列标准立案的:即邮政工作人员故意实施了隐匿邮件的行为,并具有多次隐匿等情节严重的行为的,就应予以立案。犯该罪的,一般可对行为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7.13 121
-
我国刑法对隐匿邮件罪的立案规定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2022-10-12 15,340 -
隐匿邮件罪是以什么方法立案
一是行为者必须实施擅自拆卸、隐瞒、丢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者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本身的包装不严格等原因,信件和其他物品丢失的,不应视为成本罪的行为。二是行为者实施拆卸、隐瞒、丢弃邮件、
2021-10-10 15,340 -
刑法中关于毁弃邮件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2022-10-14 15,340 -
起诉隐匿邮件多久算立案,若犯了隐匿邮件罪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了定金罪盗窃财物按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021-10-11 15,340
-
01:00
刑事立案三大条件是怎么规定的刑事立案有以下三个条件,分别是: 1、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 2、依据法律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管辖范围。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在经过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
1,079 2023.01.04 -
00:48
关于盗窃罪的立案标准首先对于盗窃案件,无论盗窃的金额多少,公安机关凡是接到报警的,都应该受理,登记,并且认真的查处。如果达到了盗窃罪立案的标准,那么就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每个地方的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检察院,
1,732 2022.04.17 -
01:17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非法侵入住宅罪属于行为犯的一种,行为人只要未经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不退出的,原则上就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1,6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