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下调至十二周岁。原《刑法》第十七条中增加一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暴力、胁迫等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
构成事后抢劫的条件是怎样的
构成事后抢劫的条件如下: 一、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只要有一个行为具有财产犯罪的属性,符合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这三个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就可以转化。 二、使用暴力主观上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三、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
2020.01.23 100 -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构成抢劫罪的要件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2.08.11 165 -
抢劫罪构成要件是怎么样的
抢劫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二)客观要件。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02.16 91
-
抢劫罪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
2021-05-07 15,340 -
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
2022-05-19 15,340 -
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呢?
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较为常见的是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直至杀害。
2022-08-28 15,340 -
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呢?
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较为常见的是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直至杀害。
2022-09-01 15,340
-
01:04
猥亵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猥亵罪的构成条件是: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年龄须达到十六周岁; 2、主观要件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通常表现出刺激或者满足行为人或第二者的性欲的倾向,但对女性不包含强行奸淫的目
11,696 2022.10.04 -
01:24
构成遗弃罪的条件
遗弃罪是指,对于老人、孩子或者因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行为人负有扶养义务但是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遗弃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但是对象仅限于老人和孩子以及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遗弃的行为往往会对被害人的身
2,836 2022.05.11 -
01:06
绑架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绑架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犯罪嫌疑人绑架他人,既可能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生命权利、健康权利,也可能侵犯公私财产权; 第二,在客观方面,本
2,0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