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执行探望权会产生哪些影响,何种情形下探望权终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拒绝执行探望权会产生哪些影响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对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义务,子女随一方生活时,另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二、何种情形下探望权终止根据《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出现下列原因时,探望权将会终止: 1、被探望人死亡; 2、探望权人死亡; 3、被探望人成年。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的,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无权中止这种权利的行使。探望权人自动放弃探望权,由此而产生对子女身心健康的影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子女都有权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探望权人滥用探望权造成子女身心健康的损害,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或子女都有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探望权终止的情形:被探望人死亡;探望权人死亡;被探望人成年。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被探望人死亡;探望权人死亡;被探望人成年的情形下探望权终止。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有权终止探望情形
有权终止探望的情形有: 1、探望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2、探望人拒付子女抚养教育费。 3、探望人教唆、引诱子女实施违法行为。 4、探望人有影响子女身体健康的疾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
2021.03.21 159
-
拒绝执行探望权会产生哪些影响?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对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2022-10-25 15,340 -
哪些情形应当终止探望权?
1、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行为的;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 3、探望权人有吸毒、酗酒等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4、探望权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
2022-07-20 15,340 -
探望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并非仅仅是对子女的看望,还应包括对子女的爱护、保护、教育等各方面,表现在对子女生活上的照顾以及学习、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一旦发生探望权利纠纷时,首先的救济方式应当是相互协商,以有利于
2022-10-23 15,340 -
探望权或探望权中止的情形
1、权利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视权,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2、权利人在行使探视权时,采取打骂、虐待子女,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3、权
2021-09-08 15,340
-
02:00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探望子女的方式和频率由夫妻双方离婚时自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064 2022.04.17 -
00:58
抚养权方限制探望孩子
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阻止另一方探望未成年子女的话,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求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离婚后,双方都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但是只有一方享有抚养权,能直接抚养子女。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法律规
1,016 2022.04.17 -
01:16
离婚后继父享有探望权吗
离婚之后,一般情况下,继父都不享有探望未成年继子女的权利。这主要因为,探望权利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继父,才能够享有与亲生父母一样享有的亲子权利。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指在共同生活期间,继父与继
1,0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