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构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处置的办法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打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素为: 1、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为过失。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
2020.05.26 131 -
怎么样才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为过失; 3.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
2020.09.29 111 -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3.17 134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怎么构成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为: 1、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其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 2、主观方面为过失,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022-07-23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构成的
防治传染病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权对象是国家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存在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4、主观上
2021-11-23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
2022-03-15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
上述的回答已经全面的说明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它是一种违法行为,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 第四百零九条【传染病
2022-07-16 15,340
-
01:04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指的是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国家对传
2,849 2022.04.17 -
01:18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照法律规定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从而导致当事人或者其他人
1,292 2022.04.17 -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454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