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私自查询公民信息可能构成哪些罪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法律法规极有可能带来严重法律后果。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偿或非法地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盗窃等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被视为违法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处以罚金。若情节特别恶劣,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样需缴纳罚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了处理,如果这些信息已经无法识别出特定的个人身份,也无法恢复到原始状态,那么它们就不再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之内。 如果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被用于犯罪活动,或者即使明知他人正在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仍然向他们出售或提供这些信息,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禁擅自调阅或滥用公民个人信息,以免触犯法律红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广大公民也应当提升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安局私自查询别人信息的,可以向其所在上级公安机关和纪检督察部门投诉。公安人员没有权利在无特殊情况的时候查询公民的信息,违反规定私自查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私自运送爆炸物构成哪些罪名
依据刑法的规定,私自运输爆炸物的,是有可能构成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要追究非法运输人员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制造、买卖
2024.06.09 12 -
未经同意可以查询别人社保信息吗
未经同意不可以查询别人社保信息。 私自查别人信息犯法,属于侵犯其隐私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私自查询个人信息则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
2021.11.22 26 -
公安机关能不能随便查询公民信息
公安民警不能随意查询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并且,如果有证据证明公安民警随意泄露公民信息、造成损害的,泄露信息的公安民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泄露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
2020.09.07 850
-
派出所查询查询系统可查到公民哪些信息
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住址,有无犯罪记录。
2022-11-01 15,340 -
银行可以私自查询个人信息吗
银行人员没有权力私自查询他人的信息。 1、一般银行人员私下调取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可随时进行投诉。 2、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私自查询个人信息,还可能构成刑事犯
2022-12-13 15,340 -
派出所民警未经我同意私自查询我的个人信息,我应该咋办?
民警有权根据办案需要查询不需要你同意的
2022-10-07 15,340 -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构成何种罪名?
私自砍伐树木可能构成滥伐林木罪或者盗伐林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4-11-11 15,340
-
01:10
冒用他人信息贷款构成什么罪名冒用他人的信息向银行进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诈骗罪侵犯的法益不仅仅只有一项,此罪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发放贷款的所有权,还对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进行了侵犯。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作为目的,向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数额较大的,
4,767 2022.04.15 -
01:03
怎么查询自己的社保经办机构查询自己的社保经办机构的方式如下:参保人员可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输入社保编码与8位数字查询密码,在个人所属分中心中查询参保社保经办机构。或持身份证、社保卡到就近社保经办机构查询。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10,527 2022.04.12 -
00:57
私自挪用公款消费构成什么罪私自挪用公款消费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为: 1、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情形包括以下两点
836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