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作证罪可否定为证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2.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1、妨害作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 2、妨害作证罪是举动犯,只要实施了妨害作证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是妨害作证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妨害作证行为严重,侵害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甚至使之无法进行;或者采取的手段极其恶劣;或者产生严重的后果,如造成冤、假、错案或者行为人经批评教育后,仍继续实施妨害作证行为等。 3、妨害作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人身权利,仍决意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希望这种社会危害性的发生,行为人往往出于个人利益或他人利益之动机。
-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与妨害作证罪的区别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本罪的客体要件。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
2020.09.20 456 -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行为怎么认定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构成既遂的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
2020.11.18 132 -
妨害作证罪罚定性
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作证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妨害作证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是妨害作证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妨害作证行为严重,侵害司法机关正常的
2020.08.17 166
-
妨害作证罪可否作为诉讼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妨碍作证罪的处罚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
2021-11-09 15,340 -
妨害作证罪的本罪行为人
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的区别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妨害作证罪和伪证罪存在一些相同
2022-08-10 15,340 -
妨害作证罪行为犯
伪证罪构成要件: (一)“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的认定 (二)“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认定 (三)“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认定 (四)“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认定 (五
2022-08-08 15,340 -
妨害作证罪怎么认定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破坏、伪造证据,当事人破坏、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变更证据或伪造证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
2021-10-02 15,340
-
01:07
妨碍作证罪量刑标准妨害作证罪是由《刑法》第307条第1款、第3款规定的,根据该条款规定,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到7年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妨害正在依法作证或者迫使
1,039 2022.04.17 -
01:13
吵架能否作为离婚证据吵架可以辅助证明夫妻感情问题,而离婚诉讼的关键就是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单纯的吵架并不意味着夫妻感情确实破裂。根据婚姻法规定,法定破裂的情形就包括:1、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甚至是遗弃的行为;2、一方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3、双方
1,570 2022.04.17 -
00:54
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的有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情况如下: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规
7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