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讼时效在银行的债权维护及贷后管理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诉讼过程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债权如何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法律对原告起诉的的债权不再保护了,人民法院对诉讼请求不再支持,原告就要丧失胜诉权。因此,维护好有效的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在银行不良资产维权、清收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债务人的不良贷款,如何合法中断诉讼时效,保护债权的合法有效性,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下面,从中断诉讼时效的错误做法以及如何正确中断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几种中断诉讼时效的错误做法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继承诉讼的时效问题
继承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继承诉讼,属于民事权利纠纷。
2021.02.15 137 -
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
2021.04.09 330
-
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民法典》第188条将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由两年改为三年。若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只是丧失了胜诉权(实体法),而并未丧失民事诉讼法上的起诉权,此时法院仍然应当受理案件。《民法典》第19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
2021-03-26 15,340 -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如下:通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
2022-09-08 15,340 -
欠条的诉讼时效问题
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需要说明的是,此类诉讼案由应为基础法律关系。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
2021-03-10 15,340 -
诉讼保XX的时效问题
1、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措施是分为诉前、诉中和执行保全的,不同阶段的保全措施,期限和终止是不同的。2、对于诉前和诉送中的财产保全,一般是没有期限的,其效力一直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是为止,在诉讼过程中,
2022-10-20 15,340
-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5,164 2022.04.18 -
01:34
借条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一般借条的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到期之后三年。根据借条的实际约定情况,具体诉讼时效如下: 1、如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提前已经约定好还款期限的借条,则该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开始其计算满3年,再次需要强调的是
1,201 2022.04.17 -
01:40
债务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与以往的民法通则不同,债务的诉讼时效,从原来的两年改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在我国权利受到侵害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诉讼时效是三年。三年的起算时间,按照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同
2,6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