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犯罪不能假释?抢劫犯可以假释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1)对于累犯,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罪犯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
抢劫犯可以假释吗?
我国法律规定,抢劫罪是可以假释的。 假释原则上是用于被判处有期以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并且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抢劫、强奸、绑架、爆炸等暴力性的犯罪,应该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这些是不可以进行假释的。
2020.08.28 133 -
抢劫犯可以假释吗?
抢劫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绝对不能假释,判处有期徒刑在十年以下的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假释。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020.12.18 115 -
犯抢劫罪可以假释吗及有哪些假释的条件
犯抢劫罪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假释的条件如下: 1、对象条件: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之后才能适用假释; 3、实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0.10.22 167
-
犯抢劫罪能假释吗?
对于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累犯,不得假释。对1)对于累犯,无论罪犯被判处什么刑期,罪犯都不得假释。对实施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并
2021-12-01 15,340 -
抢劫犯可以假释吗?
抢劫犯不得假释。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
2022-11-27 15,340 -
抢劫犯可以假释吗
抢劫犯不得假释。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
2022-11-08 15,340 -
犯抢劫罪可不可以被假释
犯抢劫罪一般是可以被假释的,但是因抢劫被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
2023-01-14 15,340
-
00:53
抢劫能保释吗
抢劫一般不能适用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之一是:犯罪分子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1,154 2022.04.17 -
00:59
职务犯罪多长时间可以假释
职务犯罪多长时间可以假释,法律有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
1,416 2022.04.17 -
00:53
抢劫罪能保释出来吗
抢劫罪,一般是3年以上有其徒刑,如果是从犯 而且主犯刑罚少于3年 ,可以对行为人进行保释。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未作出生效判决,但可能判处像管制、拘役或者较低刑期的,行为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这
1,1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