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枉法裁判罪由哪些构成,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故意伪造、搜集证据材料;有的是引诱、贿买甚至胁迫他人提供伪证;有的是篡改、毁灭证据材料;有的是故意歪曲理解法律甚至无视法律规定;有的是违反诉讼程序,压制甚或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等等。(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实际能构成本罪的主要是那些从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利用职权而枉法裁判,具体包括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及助理审判员等。(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事实和法律属枉法裁判但仍然决意为之。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由于过失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应定玩忽职守罪。
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构成: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事实和法律属枉法裁判但仍然决意为之。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由哪些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故意伪造、搜集证据材料;
2020.01.07 376 -
哪些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民事枉法裁判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审判活动;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民事审判活动中作枉法裁判。
2022.12.02 141 -
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构成有哪些?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2020.07.27 94
-
民事枉法裁判罪由哪些构成?
民事枉法裁判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从事民事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审判活动;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
2023-02-07 15,340 -
民事枉法裁判罪由哪些构成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3-10-04 15,340 -
民事枉法裁判罪由哪些构成有没有法律规定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3-06-15 15,340 -
构成刑事枉法裁判罪有哪些规定
能够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行为人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并不是所有的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构成此罪。此最主要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审判时侵犯了国家的正常审判的相关权威,并故意歪曲事实造成严重结果才能够构
2023-09-20 15,340
-
01:10
什么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指的是在在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中,审判人员故意违背案件事实以及法律规定,作出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认定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主要包括下面四个要件: 第一,在主体上,只有从事民事
2,542 2022.04.15 -
01:09
寻事滋事罪构成条件有哪些寻事滋事罪的构成条件有: 1、行为上。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和手段,对受害人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结果。寻事滋事是指行为人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结果上。行为人的行
1,966 2022.04.17 -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621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