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理解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差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关于意识因素的层面上,行为主体对于危害行为导致有害结果的确定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直接故意不仅可以包括预知危害结果必定会发生的预期,同时也包含了认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间接故意仅能够涵盖认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无法认知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的必然性。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在意志元素这一方面的不同之处。直接故意所呈现出的是希望伤害或损失严重后果得以实现的态度,而间接故意则恰恰相反,它展现出的是放纵的态度。 尽管间接故意并未主动积极地寻求损及他人利益的结果,但是其自身却并无任何行动来阻挠这种结果的发生。最后,从这两个类型的故意心理的产生和存在的实际应用环境来看,直接故意紧密关联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罪行活动中,因此被赋予了直接追求性质的特征。而间接故意必须以达到另一个目标的行为作为基础,由此展现其伴随性的特性。换言之,间接故意无法独立存在于生活中,而是只能随着行为者其他行为以及心理状态的展开而显现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是一个意思吗?
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
2020.12.10 147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在量刑上的区别?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认识因素和一致因素上不同。 1、认识因素上,直接故意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 2、在一致因素上,直 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积极的,而间接故意对危害
2020.11.01 938 -
论述间接故意的发生特征以及与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 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 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
2023.07.10 26
-
如何理解刑法规定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以及间接故意
(一)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二)间接故意指行
2022-03-15 15,340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司法认定
在刑法学领域,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这两个概念代表了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心理态度。这两种心理态度在认知因素以及意志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详细阐述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首先,从认知因素来看
2024-11-12 15,340 -
故意的直接与间接的间接有什么区别
故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8-25 15,340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量刑幅度上有区别吗?
从法律上讲,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属于故意犯罪。从法律的规定上看,如犯罪杀人罪的只要构成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的。rrr例如一个人开枪杀人,本来是想把一个人杀死的,但是,
2022-10-21 15,340
-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292 2022.04.15 -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8 2022.04.17 -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344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