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网贷逾期发短信说让上门是真的吗

网贷逾期发短信说让上门是真的吗

2023-11-26 05:5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26回复

专业分析:

不是真的,一般来说贷款机构不会选择上门追债的方式索要网贷的欠款。出现网贷逾期的情况,贷款人要和贷款机构协商,申请延期还款,若是不想延期还款,也可以按照网贷的最低还款额度偿还欠款,这样不会影响个人信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般律师函和法院传票的首发都是以纸质版形式发到欠款人手上,需要欠款人亲自签收。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果申请使用了网贷逾期没有还清的话,收到此类短信,一般都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发送的,不用太过在意,你只需要直接和贷款平台进行沟通,协商还款就行

律师普法更多>>
  • 网贷发短信说去户籍地是真的吗?
    网贷发短信说去户籍地是真的吗?

    假的,但是他们会根据各种手段查询你户籍地的信息,然后寻找村委会居委会的电话进行催收,虽然违规,但是催收只有施压才会促成你得还款,否则你不还款,他们也没有提成。

    2020.04.02 1,687
  • 信用卡逾期说上门来是真的吗
    信用卡逾期说上门来是真的吗

    信用卡逾期说上门不一定是真的。具体真假的判断,持卡人可通过咨询发卡银行来确定。信用卡逾期超过三个月,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信用卡逾期是十分严重的。信用卡逾期达到一定时间标准,发卡银行是有可能通过上门

    2022.04.13 4,363
  • 新橙优品逾期发短信说转司法部门是真的吗?
    新橙优品逾期发短信说转司法部门是真的吗?

    可能是真的,应尽快还款,以免法律责任。逾期未还或者是在两次催款后仍然不还款的,就会起诉当事人了。首先在进行多次催款后,当事人仍旧不还款,就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过人民法院审判后,如果当事人仍然不还款的,案件就有可能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正式立

    2021.02.24 476
专业问答更多>>
  • 网贷逾期发短信说要上门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一般来说贷款机构不会选择上门追债的方式索要网贷的欠款。出现网贷逾期的情况,贷款人要和贷款机构协商,申请延期还款,若是不想延期还款,也可以按照网贷的最低还款额度偿还欠款,这样不会影响个人信用。

    2023-11-04 15,340
  • 信用卡逾期发短信说上门是真的吗

    是真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相关法律和银行《信用卡逾期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银行有权对信用卡恶意逾期进行上门催收。银行有权催收信用卡逾期债务人和信用卡账户担保人的债务,此外,不能催收任何人或第三方机

    2023-08-14 15,340
  • 网贷逾期发短信说要上门是真的吗,有哪些规定

    不是真的,一般来说贷款机构不会选择上门追债的方式索要网贷的欠款。出现网贷逾期的情况,贷款人要和贷款机构协商,申请延期还款,若是不想延期还款,也可以按照网贷的最低还款额度偿还欠款,这样不会影响个人信用。

    2023-10-23 15,340
  • 信用卡逾期发短信说要上门是真的吗

    上门催收是银行长期无法联系的持卡人常用的方式。上门催收其实有很多套路。比如他会说今天下午4点前一定要还多少钱。如果你不为后果负责,持卡人会很害怕或者告诉你你已经提交了你的信息,最常用的是他们会告诉你上

    2023-03-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款短信通知起诉是真的吗 00:49
    欠款短信通知起诉是真的吗

    欠款短信通知起诉一般不是真的。对于确实存在合法欠款的,应当尽快还款。以免法律责任。逾期未还或者是在两次催款后仍然不还款的,就会起诉当事人了。首先在进行多次催款后,当事人仍旧不还款,就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过人民法院审判后,如果当事人仍然不

    6,578 2022.04.17
  • 网贷诉讼通知是真的吗 00:57
    网贷诉讼通知是真的吗

    网贷诉讼通知不一定是真的。如果真的被起诉了,法院是会打电话通知本人的,接到电话后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或者拨打114确认这一电话的真假,即可判断是否是真实的。如果修改了联系方式,法院无法通过电话告知本人,也会邮寄传票给借款人,借款人如果收不到的

    14,893 2022.04.17
  •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是真的吗 00:56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是真的吗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不一定是真的。催收说去户籍地调查,不一定不是真的,要慎重处理,很有可能是催收的一种心理战术。也有可能是诈骗,要小心甄别相关信息,避免被诈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682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