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制裁合法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限制民事行为人订立合同的效力待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缔约能力受到限制的合同主体,由于意思表示能力的欠缺,为保护其利益,在订立与其意思表示能力不相符的合同时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不必如此。
根据宪法 行政复议法 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强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书是由谁向哪个部门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对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二)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四)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五)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按照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当事人可以作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你做出处罚的主体是分局,你应当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什么 《行政复议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 D.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决定不属于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什么意思 简单地讲,就是可以到法院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这里所说的“法律”指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目前作出了这种规定的法律是: 一、《行政复议法》规定了两种最终裁决的情形: (1)国务院的复议决定。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2)省级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权属复议决定。第30条第2款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二、《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上级公安机关的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对此,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受公安机关罚款或者拘留处罚的外国人,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最后的裁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15条规定:受公安机关拘留处罚的公民对处罚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最后的裁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加入WTO之后,商标法和专利法有关最终裁决的规定已经废除。 被吊销营业执照由谁申请行政复议法 你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政府提出行政复议。 例如:【区工商局】违法吊销营业执照,你可以选择向【市工商局】或者【区政府】提起复议。 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刑事强制措施依据什么法
刑事强制措施包括: 1.拘传,即司法机关令未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场所受讯问; 2.取保候审,即司法机关要求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或缴纳保证金; 3.监视居住,即司法机关限制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许可
2024.04.11 43 -
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区别主要是,行政制裁是指尚未构成犯罪的法人或公民的处罚或处分,而刑事制裁又称为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实施的法律制裁,是审判机关对违反刑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实施刑罚。
2024.05.03 17 -
网上寻衅滋事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问题。信息网络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把信息网络作为获取信息、
2020.12.02 181
-
违法建设行为的刑事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确定范围 从事下列建设行为之一者均属违法建设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 二、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 三、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建设的。 四、擅自买卖、转
2022-06-18 15,340 -
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依据和刑罚制裁方法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我国现在主要对犯侵略罪、战争罪、反人道
2022-10-10 15,340 -
构成行政枉法裁判罪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情况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非常恶劣,由于徒劳的法律审判,国家、企业、市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很大损害等。根据
2021-10-12 15,340 -
以劳动合同为法律依据的依据是什么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职工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是《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
2022-08-17 15,340
-
00:59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2,176 2022.04.15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67 2022.04.15 -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70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