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拥有两个户口,是否违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们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生命中仅能具备一个户口身份,这取决于法律的严格规定,更关系到道德和伦理观念的规范约束。因此,当一个人身兼多重户口时,这种行为无疑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规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常住人口登记管理办法》,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循本办法规定,将自己的户口登记在经常居住的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换句话说,每位公民在法律意义上只享有一个地方作为其常驻户籍所在地。对于那些已经注册了超过一个常驻户口的公民,像公安局这样的执法机构会依法对他们滞后的户口进行强制性注销。 如果公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并未察觉到您拥有双重户口的状况,还需要请您尽快确认并跟进户口事宜,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规定,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六条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的; 二、假报户口的; 三、伪造、涂改、转让、出借、出卖户口证件的; 四、冒名顶替他人户口的; 五、旅店管理人不按照规定办理旅客登记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要当地不存在限购,你满足购房条件的,是可以同时购买二套房子的 不过由于不能同时按揭两套,所以你只能最多按揭一套,一套必须是一次性付清的 契税会按照首套、二套情况分别收取 但是如果当地限购的,比如你是单身的,上海等城市是限购一套的,本地家庭限购二套,外地家庭限购一套 所以要结合当地政策来具体看,是否能实现这个操作可能。
-
-
一个人打两份工作是否违法
一个人打两份工作不违法。劳动者可以签两个公司的劳动合同,一个人领两份工资。但是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轻微影响或者没有影响,用人单位
2022.11.07 938 -
一户人占有两个房基地是否合法?
一、对于合法取得的一户多宅的宅基地,可以登记确权,合法使用。 宅基地一户多宅的情况中有些是合法的,对这一类要给予确权登记发证。 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已有一处宅基地的本村集体成员因继承房屋占用到宅基地的,可以给予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
2024.05.23 12
-
个人拥有弓弩是否违法
个人持有弩属于违法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
2024-08-28 15,340 -
一个人能否拥有单独的户口本?
一个人可以持有单独的户口本,但必须要有派出所的户籍印章。若要进行分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人需年满成年人且具有经济独立能力; 2. 夫妻、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需保持户主关系; 3. 申请人
2024-11-14 15,340 -
一个人是否可以有2个啊。一个XX户口。一个XX户口
一般来说不行,但我们班同学还有双国籍的呢---加拿大,中国。如果你有两个户口,在进出内陆用同一个就好
2022-10-26 15,340 -
一个拥有多个户口的人继承房屋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
1、关于契税的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法定继承人在接受房地产时,无需交纳契税;而对于非法定继承人通过遗嘱方式来获取土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则需依照规定缴纳契税,税率为1.5%。 2、印花税的
2024-11-09 15,340
-
00:53
有两个户口违法吗有两个户口违法。如果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手段办理多个户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规定户籍工作人员,不能给已有户口的人办理另外一个户口。两个户口,需主动到公安机关撤销一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公民应当在经
4,687 2022.05.11 -
01:00
一个人可以有两个户口吗一个人不可以有两个户口。法律规定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所以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户口。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
9,135 2022.05.11 -
01:23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企业和个人都是属于民事活动中合格的主体,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但是要符合以下条件: 1、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借款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依据以下原则处理: 1、维
9,621 202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