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款公司打电话到单位合法吗,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觉得构成骚扰,可以向银监会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只要欠了钱,银行都有可能会起诉,这由银行自行决定; 2、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3、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觉得构成骚扰,可以向银监会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只要欠了钱,银行都有可能会起诉,这由银行自行决定; 2、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3、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消费者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留下了自己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那么催收是可以打电话到单位的。其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关于你的联系方式和地点信息,还是为了和失联的消费者重新获得联系。尽管催收可以打电话到你的单位,但催收是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也就是说催收和单位其他人沟通的内容是被限制的。但如果消费者申请贷款的时候,没有留单位电话,但催收还是把电话打到单位了,这就是不合法的行为了。
-
催款打电话到公司违法吗
分情况而定。申请借款的时候填写电话是填写单位的电话,那么打这个电话催款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采用非法软件短信电话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那是违法行为。
2020.05.26 1,410 -
-
催收打单位电话合法吗
贷款机构给单位打电话催收是否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贷款机构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如果对方在未经你允许的情况下,打你单位的电话就属于骚扰,可以投诉或举报。
2020.03.30 1,747
-
催款公司打电话到单位合法吗
如果觉得构成骚扰,可以向银监会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07-23 15,340 -
催收公司打电话到单位合法吗
如果觉得构成骚扰,可以向银监会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08-06 15,340 -
催款公司打电话到单位合法吗求大神
如果觉得构成骚扰,可以向银监会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07-26 15,340 -
催款电话一律打到哪个单位?
一、借款逾期属于债权债务法律行为是民事责任行为,不会被刑拘。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欠债逾期不还,借贷宝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你还款。 三、不排除借贷宝公司将催收工作外包给催收公司,一
2022-08-12 15,340
-
00:54
打电话骂人犯法吗打电话骂人不犯法。但是打电话骂人属于骚扰。如果被骂的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就会报警,警方调查发现骚扰者,骚扰者可能会受到惩罚,但不会被判刑。如果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会处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公
9,585 2022.05.11 -
01:14
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 1、合并各方的当事人。需要包括合同的主体,即签订合并合同和参加公司合并的各方公司,还包括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立的公司。合同中应当注明这些公司的名称和住所信息等; 2、合并合同的合并方
1,303 2022.04.15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87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