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仲裁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休年休假可获得工资报酬。《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计算方式:用人单位提出不安排休假的按日工资300%支付,劳动者提出不休假的按正常期间工资支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劳动者日工资按照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
未休年休假是否应支付三倍工资
用人单位未安排劳动者休年假且劳动者同意,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020.11.07 144 -
未休年休假应当支付三倍工资吗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
2020.02.05 173 -
未休年休假是否要支付三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未安排劳动者休年假且劳动者同意,对职工应休未休假的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有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已满20年的,则
2020.11.07 147
-
支付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的请求时效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的仲裁时效适用一年的时效规定,从次年的1月1日起计算。经劳动者同意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顺延至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计算;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的,该年度的未休年休假
2022-05-11 15,340 -
劳动者请求支付年休假工资的仲裁时效问题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诉请的仲裁时效期间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从应休年休假年度次年的1月1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允许跨年度安排劳动者休年休
2022-05-14 15,340 -
工资、加班费、未休年假工资等劳动报酬是否适用特殊仲裁时效
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仲裁时效限制
2022-04-22 15,340 -
工资、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等劳动报酬是否适用特殊仲裁时效的限制
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仲裁时效限制
2022-04-16 15,340
-
01:04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6,171 2022.05.11 -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70 2022.04.17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16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