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法院传票应该准备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应当要做的准备有:及时对己方提出的主张及时准备提供相关证据并与原告协商举证期限,不熟悉的可以聘请律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收到法院的传票后,被告应当积极应诉,及时对己方提出的主张及时准备提供相关证据并与原告协商举证期限,不熟悉的可以聘请律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应积极应诉,首先是在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 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收到法院传票应该怎么办
收到人民法院的传票后,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处理:1、核实传票的真实性;2、签收。不管怎样,法院会通过公告或发传票的方法把法律文书送达被告手中;3、第一时间了解案情。签收传票后,要第一时间亲自到发出传票的法院去了解案情,以防在案件审理中被对方
2022.04.16 3,392 -
收到法院传票后要准备什么材料
收到法院开庭传票,原告一般需要准备材料: 1、起诉状 (1)原告立案后,应当将自己提交法院的起诉状留底,开庭时准备好,便于开庭时进行陈述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2)诉讼请求计算明细、计算方法及计算依据。
2020.08.17 2,046 -
的法院传票审核后应该准备什么
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应该要做的准备有:积极应诉,及时对己方提出的主张及时准备提供相关证据并与原告协商举证期限,不熟悉的可以聘请律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2020.07.02 104
-
收到法院传票,应该做哪些准备
第一,当法院给你送达传票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最好要签收,因为不管你是否签收传票,之后的诉讼程序依然会照常进行,你没有签收传票的话,之后的诉讼对你不利,一句话,积极应诉,避免消极殆战。 第二,签收
2022-05-02 15,340 -
收到法院传票到检察院做什么准备
你的情况大致我已经了解,就你咨询的情况我要和你核实几个问题,以便于具体给你合理的分析建议, 一般是不需要的, 你是被告方,是什么案子,何时开庭,需要积极做答辩做应诉的准备,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
2022-03-20 15,340 -
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应该要做哪些准备
1、收到法院的传票后,应该要做的准备有:积极应诉,及时对己方提出的主张及时准备提供相关证据并与原告协商举证期限,不熟悉的可以聘请律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
2022-06-27 15,340 -
收到法院传票后要做什么准备
第一,当法院给你送达传票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最好要签收,因为不管你是否签收传票,之后的诉讼程序依然会照常进行,你没有签收传票的话,之后的诉讼对你不利,一句话,积极应诉,避免消极殆战。 第二,签收
2022-04-12 15,340
-
01:21
收到法院传票不理会怎么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5,114 2021.03.05 -
01:27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会怎么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8,252 2022.04.17 -
00:52
法院传票可以拒收吗?法院传票可以拒收。法律规定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因受送达
6,51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