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过错方怎样可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过错方仍然享有子女的抚养权。 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的,过错方也可以直接抚养子女。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在判决时,过错方的过错法院会予以考虑。 一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如果过错方是因为实施了家庭暴力、遗弃虐待家庭成员导致自己成为过错方的,那么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抚养权应该判给无过错方。 2、如果过错方是因为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导致自己有过错行为的,那么原则上不会影响到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只要自己的抚养有利于孩子成长,仍然可以依法获得抚养权。
-
过错方可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吗
通常情况下,过错方不一定可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是否出轨和能否可以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是两回事。因为管辖区的人民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的标准一般是看由哪一方抚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判给谁抚养。如果人民法院判给一该方抚养子女,那么另一方就要支付孩子
2022.04.13 569 -
离婚后过错方可否获得孩子抚养权
离婚后过错方可以享有孩子的抚养权,只要其不是因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成为过错方。如果过错方有上述行为,那么为了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给没有家庭暴力,不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一方抚养,由另一方当事人依法享有孩
2021.04.11 82 -
离婚过错方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
过错方离婚的,是否能要到孩子的抚养权,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1、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一般给母亲的,母亲有特殊情况的,才会给父亲; 2、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会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谁的情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就跟谁; 3、已满8周岁的孩子
2021.03.16 192
-
离婚过错方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吗?
在双方离婚中,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与是否是造成离婚的过错方没有关系,法院对孩子的抚养权的判决是十分谨慎的,一般本着对孩子有利的原则进行判决,如生活条件,抚养能力等。以下是相关依据: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
2022-04-28 15,340 -
婚姻过错方怎样才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
总的原则: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
2022-09-17 15,340 -
离婚后过错方能否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后过错方仍然享有子女的抚养权。 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的,过错方也可以直接抚养子女。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在判决时,过错方的过错法院会予以考虑。 一般不满两周岁
2023-05-23 15,340 -
离婚后怎样才可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关于离婚怎么得到孩子抚养权的一些规定,3.对2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
2022-08-19 15,340
-
01:02
女方离婚后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后女方能否得到孩子的抚养权,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具体情形如下: 1、若子女不满两周岁,则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如果母亲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则父亲可以请求直接抚养:第一是,因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
1,135 2022.04.17 -
01:11
离婚过错方还有孩子抚养权吗离婚过错方,也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4条的规定,法院会结合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来做出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归属的认定问题。这一条文并没有限制,离婚的过错方行使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权利。与此同时,民法典规定了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
1,568 2022.04.17 -
01:16
有过错方可以争取孩子抚养权吗夫妻二人因为其中一方有过错而解除夫妻关系的,有过错的一方假如没有重大疾病等不适宜抚养子女的情况,那么就可以与没有过错的一方平等争取子女的抚养权。能否取得子女抚养权,主要看该方抚养子女是否有利于子女权益,以及该方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宜抚养子女。具
1,2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