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是怎么界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的本质是对物实施暴力,不能是对人实施暴力,否则构成抢劫罪。其次,对物实施暴力时有可能产生人身危险性,如果是平和手段,则构成盗窃罪。一般而言,当被害人紧密占有财物时,夺取财物的手段就具有人身危险性。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罪与非罪的界定,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夺罪夺取的界定: 1、公开夺取财物是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的; 2、夺取财物是对物实施暴力,不能是对人实施暴力,否则构成抢劫罪; 3、对物实施暴力时有可能产生人身危险性。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定区别是: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财产,是使用暴力和胁迫手段使被害人受到强烈攻击,失去抵抗力,使其抢劫公私财产或者被迫交出公私财产;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并不是这样的故意,只是为了抢夺公私财产而满足,其行为的强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即使在抢夺中,由于用力过猛,被害人受伤,因无意伤害,也不能视为暴力。
-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是: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犯罪客体上。抢劫罪主要是指的非法占有了别人的财产,另外在此过程中,采用了暴力,威胁或者其他的强制性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抢夺别人的财产。而抢夺罪含义中明确的指定了是在趁人不备而公然夺取财产的
2020.03.28 255 -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
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一般地说,抢劫罪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是使被害人受到强烈的袭击,使之失去反抗能力,以任其抢走公私财物或被迫交出公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
2020.02.05 126 -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认定是什么
应这样认定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且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
2020.04.20 107
-
抢夺罪怎么界定的
首先,的本质是对物实施暴力,不能是对人实施暴力,否则构成抢劫罪。其次,对物实施暴力时有可能产生人身危险性,如果是平和手段,则构成盗窃罪。一般而言,当被害人紧密占有财物时,夺取财物的手段就具有人身危险性
2022-08-29 15,340 -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该怎么界定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
2022-03-27 15,340 -
抢夺罪要怎样界定夺取
首先,的本质是对物实施暴力,不能是对人实施暴力,否则构成抢劫罪。其次,对物实施暴力时有可能产生人身危险性,如果是平和手段,则构成盗窃罪。一般而言,当被害人紧密占有财物时,夺取财物的手段就具有人身危险性
2022-09-01 15,340 -
飞车抢夺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是什么
原则上,后一种观点可能更为合理:(1)抢劫罪是直接对被害人人身实施暴力,以此排除、抑制被害人的反抗,强行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而抢夺罪是直接对被害人财物实施暴力,并没有对被害人人身实施暴力。飞车抢夺的行为
2022-03-05 15,340
-
01:05
抢夺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犯罪构成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
575 2022.04.25 -
00:59
抢夺罪怎么判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对抢夺罪规定了三个量刑幅度,一般量刑幅度是: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间量刑幅度是: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1,296 2022.04.17 -
01:13
抢夺罪该怎么判抢夺罪判刑标准有以下三点: 1、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562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