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保比例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苏州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一) 1、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 2、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3、如果是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80%。无论哪一类人,门诊、急诊大额医疗费支付的费用的最高限额是2万元。 (二)如果是住院的费用,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时,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起付金额都是1300元。而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就是650元。而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额目前是7万元。 (三)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院级别有关:如住的是三级医院。 1、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 2、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 3、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职工的60%。
基本养老保险:单位16%;职工个人8%;合计24%;失业保险:单位0.5%;职工个人0.5%;合计1%;生育保险:单位0.8%;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费率,一类至八类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0.15%、0.3%、0.5%、0.6%、0.8%、0.9%、1.1%、1.5%。
-
社保计算比例
社保计算比例的标准: 1、养老保险的比例为单位20%; 2、医疗保险的比例为单位8%; 3、失业保险的比例为单位2%。 工伤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生育保险也都是由企业承担的,交社保的比例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
2022.04.17 978 -
社保计算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在1%左右,个人不需要缴纳; 生育保险也都是由企业承担的,一样约1%,不需要个人去交。
2020.07.04 121 -
2020年苏州社保缴费比例
苏州社保缴费,除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由单位缴纳以外,其余由职工和单位共同缴纳。苏州的社保缴费比例如下:养老保险单位交纳19%,个人交纳8%;医疗保险单位交纳 9%,个人交纳2%;失业保险单位交纳 0.5%,个人交纳0.5%;生育保险单位交纳
2021.03.25 3,164
-
苏州社保比例?如何计算?
为大家提供苏州社保比例基数:我看了你的原始数据,楼主是苏州城市社保。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的原始数据弄错了。 你的实际工资中计算的社会保险基数是14000而不是7000。但是你的
2022-08-03 15,340 -
苏州市社保缴费比例
苏州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如1、养老保险公司缴纳19%,个人缴纳8%2、医疗保险公司缴纳9%,个人缴纳2%(加上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缴纳大额医疗费社会共济基金,个人承担)3、失业保险公司缴纳0.5%,个人缴纳
2021-10-25 15,340 -
苏州社保的比例问题
个人交社保和单位交社保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缴纳金额上有所不同。 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 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 医疗保险单位承担8%,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
2022-08-03 15,340 -
在对于苏州社保缴费比例计算是如何的
1、养老保险单位交纳20%,个人交纳8%; 2、医疗保险单位交纳9%,个人交纳2%(加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缴纳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由个人承担); 3、失业保险单位交纳1.5%,个人交纳0.5%;
2022-08-04 15,340
-
01:16
2021上海医保报销比例怎么计算
2021上海医保报销比例的计算如下:一级医疗机构50元,二级医疗机构100元,三级医疗机构300元。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居民医保基金按照以下比例支付:60周岁及以上人员、以及重残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一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支
1,036 2022.05.13 -
00:58
天津社保缴费比例
天津社保缴费比例如下: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
5,444 2022.04.18 -
00:58
苏州个人社保怎么交
苏州个人社保的规定如下:1、社保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2、需要自费交社保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在校学生;(2)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3)暂时失业,没有公司给交社保的人员
4,02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