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金保险购买对象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教育金保险购买事项: 1、先重保障后重教育。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购买或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这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 2、应问清楚豁免条款范围。在购买主险时,应同时购买豁免保费附加险。这样一来,万一父母因某些原因无力继续缴纳保费时,对孩子的保障也继续有效。 3、购买教育金保险须小心流动性风险。教育金保险的缺陷在于其流动性较差,而且保费通常比较高,资金一旦投入,需要按合同约定定期支付保费给保险公司,属于一项长期投资。 4、购买教育金保险时应兼顾保障功能,以应付小孩未来可能的疾病、伤残和死亡等风险; 5、家长在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时应巧用组合,即在小学4年级前采用教育金保险来做教育规划,在小学4年级后可采用“教育保险+教育储蓄”的组合方式。 6、教育金保险具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可以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疾病和意外伤害以及高度残疾等方面的保障。 7、一旦投保人发生疾病或意外身故及高残等风险,不能再继续孩子的教育金储备计划,保险公司则会豁免投保人以后应交的保险费,相当于保险公司为投保人交纳保费,而保单原应享有的权益不便,仍然能够给孩子提供以后受教育的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越早购买越好教育金保险可以为孩子的教育费用方面储存资金,并且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保障。大家要知道保险越早购买越好,购买保险越早可以享受到的保障就越多,而且教育金保险的投保年龄通常为1-17周岁,如果投保的年龄超过了17周岁,则无法购买教育金保险了。 二、要有保费豁免功能教育金保险的缴费时间有点长,最好购买带有豁免功能的教育金保险。购买教育金保险在保费方面最好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切勿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免出现过重的经济负担。 三、先医疗险后教育金健康永远是头等大事,所以为孩子买教育金保险之前应先买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既包括了意外医疗保障,也包括了少儿特定疾病保障以及住院医疗保障。教育金保险在孩子读高中时准备好就可以了,医疗险则要趁早准备好,因为意外风险一旦发生,有可能给孩子以及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购买教育金保险要注意以上三点,友情提醒,教育金保险的投保年龄一般是1至17周岁,如果超过了17周岁则无法投保。
生育保险报销适用对象是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并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或者失业生育妇女。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和其他项目费用。
-
教育金保险购买事项
教育金保险购买事项: 1、先重保障后重教育。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购买或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这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 2、应问清楚豁免条款范围。在购买主险时,应同时购买豁
2022-11-21 15,340 -
教育行政处罚处罚对象有哪些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如下: 1、责令停业
2022-11-12 15,340 -
继续教育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我国著作权法列明了下列不受法律保护的对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三、时事新闻; 四、历法
2022-11-11 15,340 -
按保险对象划分,有哪些保险
按保险对象划分的,应当分为以下保险: 1、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以个人作为保险对象的各种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机动车驾乘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航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旅客人身意外伤害
2022-10-11 15,340
-
01:15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哪些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 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
5,571 2022.05.11 -
01:19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从概念上理解,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具体而言,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
1,408 2022.04.17 -
00:56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受教育者享有以下平等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
2,52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