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股权转让纠纷诉讼状怎么写能立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起诉书怎么写: 1、标题为民事起诉状。 2、第一部分是诉讼参与人基本信息。 3、诉讼请求部分:应当写明需要对方给付的具体标的,分点描述。 4、事实与理由部分。 5、另起一行空四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法院名称等。
股权转让纠纷的起诉状内容:明确的被告信息(公司全称、工商登记信息、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或者公安机关打印的身份信息等);是诉讼请求必须明确,一般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配合办理股权过户手续;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最后根据需要将涉案股权的公司列为第三人。
-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转让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需确定其是否具有股东身份,确定办法和依据如前述;若并不具有股东身份,则转让合同无效;如具有股东身份,则需要分情况对待。受让人继续隐名,则需要与显名股东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
2020.06.26 242 -
隐名股东怎么转让股权
隐名股东可以通过与他人签订合同转让股权。如果股权转让的受让人明知当事人系隐名股东,且公司及其他登记股东均未对股权转让提出异议,则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合法有效。
2020.08.26 150 -
隐名股东股权怎么转让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的流程如下: 1、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代为转让协议》,就股权转让的价款及数量等进行明确约定。 2、股权转让应当依据公司内部规定和法律规定,办理股权转让的流程和手续。 3、由显名股东按约定与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进行股
2020.11.06 181
-
股东内部股权转让纠纷上诉状怎么写能立案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
2023-11-03 15,340 -
股东转让纠纷上诉状怎么写能立案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
2023-10-04 15,340 -
股权转让回购纠纷诉讼状怎么写能立案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
2023-09-05 15,340 -
股东权益纠纷诉讼状怎么写能立案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
2023-09-06 15,340
-
01:21
股权转让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股权转让纠纷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或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
733 2022.06.15 -
01:04
股东股权转让协议怎么写
股东股权转让协议是由股权的转让方及受让方订立的协议。股权转让协议应当载明转让方及受让方的基本个人信息。此外,应当载明所转让的标的,所转让股权的价款以及价款的支付。股权转让协议应当明确双方核实办理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股权转让协议应着重明确
574 2022.06.01 -
01:04
股权转让纠纷有没有诉讼时效
股权转让纠纷,适用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因此,当事人想要行使相应的权利、寻求法律的救济,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1,63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