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遭遇家暴去哪里维权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向附近求助。妇联、村委会、居委会都是家庭暴力的管理机构,其得到信息后有义务提供帮助。 2、向学校反映。学校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遇到家庭暴力可以向学校老师反映。对于轻微的家暴,学校可以通过约谈等方式,进行劝导和告诫;如果是严重的家暴的行为,学校也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 3、报警。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紧急情况,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公安人员会迅速到达,制止家长的施暴。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对未成年呢人进行妥善处理。 4、寻求庇护。《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因遭受到家庭暴力,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可以到寻求社会救助。每个地级市都有这样的安置站,临时照管未成年人。所以,儿童确实遇到严重家暴的时候,公安等部门以及他的亲友,都可以为了申请这样的帮助。 5、申请《人身保护令》。如果关系僵化,确实难以复合,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施暴人又有继续行为的可能,社会管理机构和一些相关的人,比如说孩子的亲友,可以代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可以让施暴者改过自新,不能继续加害。 6、请求指定监护人。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家暴,如果情节恶劣,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施暴人的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资格的监护人仍然要承担未成年的抚养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遭遇家暴怎样维权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正在遭遇武力家暴,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有的人认为再打也是夫妻,不忍心报警,其实这样反而使对方得寸进尺,进一步恶化了夫妻关系.报警后,警方正常会依法对其教育处理,并开出'告戒书'。 2、拨打
2020.10.27 230 -
遭遇家暴如何维权
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2、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3、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
2021.01.16 235 -
遭遇家暴如何维权?
一、遭受家庭暴力,可以报警,也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
2020.02.24 100
-
儿童遭遇家暴如何维权
对于你说的儿童遭遇家暴如何维权这个问题可以马上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
2022-08-10 15,340 -
儿童遭遇家暴怎么维权呢?
对于你说的儿童遭遇家暴如何维权这个问题可以马上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
2022-07-29 15,340 -
小孩遭遇家暴去哪里维权
1、向附近求助。妇联、村委会、居委会都是家庭暴力的管理机构,其得到信息后有义务提供帮助。 2、向学校反映。学校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遇到家庭暴力可以向学校老师反映。对于轻微的家暴,学校可以通过约谈
2022-05-28 15,340 -
遭遇家暴需要找哪里维权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程度或者符合一定情形的,属于刑事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造成轻伤以上、当众侮辱、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家庭暴力可以涉嫌多种犯罪,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过
2021-11-18 15,340
-
01:13
妇女遭受家暴怎么维权妇女遭受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选择正确的维权手段,切忌“以暴制暴”。 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介入调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对施暴方予以劝阻,对双方进行调解,也可
631 2022.04.17 -
01:00
农家乐遭遇拆迁怎么维权农家乐遭遇拆迁,维权的途径如下: 1、报警处理:遇到非法强拆,应当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出保护的请求,并且注意留存相关的报警记录,出警回执等等材料,以便日后在维权时作为证据使用; 2、向同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
695 2022.05.21 -
00:54
领养儿童去哪里领养领养孩子,一般有以下的四种领养途径,具体如下: 1、通过福利院收养陌生人的孩子。 2、收养亲戚的孩子。 3、收养亲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4、继父、继母收养继子或者继女。 夫妻收养孩子,不能私下进行,必须到被收养孩子的亲生父母常住
5,224 2022.04.17